十月國慶,秋不深,也不淺。江南,真是個溫情的地方,秋雨也下出了春意,朦朦朧朧,如煙似夢。
青山浸潤在微雨裏,越發清秀峭拔。滿山柔曼的秀竹,飽蘸秋雨,似有羞澀,微微頓首,竹梢一堆疊一堆,翠色欲滴。有的山坡,高節竹細如拇指;有的山林,楠竹粗壯如樹。沿途皆是,翠竹林立道旁,雨水打濕了竹葉,濕漉漉的,秀頎水靈,靜女一般。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江南的鄉親,祖祖輩輩依山傍竹而居,是何等優雅清閑?
想起去年在黟縣看到電影《臥虎藏龍》中,竹海打鬥鏡頭的拍攝地。影片中白衣武士,白鶴似的,棲息、飛轉於竹樹梢頭。可惜,今天有雨,否則,隨處也可見白鷺竹林騰空的景象。
途經青龍灣,一座牌坊似的標誌建築,引得遊人紛紛泊車於此,我們也停車小作休憩。四麵環山,山澗圍成一灣湖堤,山溪注成水泊。潭深水碧,往來垂釣之人,絡繹不絕。水清魚肥,吃法也獨特,“一魚三吃”,宣傳標語這樣招攬著遊客。但逗留下來的,未必是因為魚味的鮮美。秋水漲秋池,可能不是垂釣的好時節,隻是醉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之間!古有獨釣寒江雪的雅趣,我想,這些雨中的釣叟,也是在垂釣滿湖的秋色吧。
雨天路上少閑人,車行速度很快。雨是橫著下的,在車窗上撣下一連串勻和的虛線,窗外風景也變得虛無。悵惘之際,車鑽進幽深的隧道,除了車燈,周圍一團昏暗。山走得越深,隧道鑽得越勤,一條接一條。我們穿過一座又一座的山巒,向青山更青處進發。腳下的路,宛如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徑自流向深山遠穀。車行碧山間,人若遊畫裏。
抬頭望去,遠處,近處,滿眼是山,峰巒疊嶂。遠峰被雲霧輕描淡抹,雨迷近景,霧失山巒,山,越發高不可測了。江南的山,好像沒有季節之分,永遠都是蒼翠的。
山勢回環,道路盤旋曲折,倘使不看導航儀,根本不知道路伸向哪裏。峰回路轉處,山外依舊是山,看不盡的秋光山色。
車突然停住了,打開車窗望去,前方是長龍一樣是車隊。一打聽,才知道,前麵的山體又滑坡了,阻塞了交通,工程車正在搶修。這裏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假如滯留於此,想喝一口熱茶都有困難。我們在焦急中等待著,不多時,前麵的車居然緩慢移動了。挖掘機挖開一條應急通道,車子一字排開,緩緩穿過。懸著的心放下了。
終於走出群山,遇見一座集鎮,竟然叫“鴻門”,不知道此鴻門是否就是劉邦奔赴的“鴻門”?好在,我們隻是路過,別無驚險。青山嵯峨,古鎮莊凝,忍不住掏出相機,將秀色美景,囊入其中。
路邊溪流低淺,河床上的鵝卵石圓滾光滑,大的如枕,小的似拳。依山傍水,水隨山轉,蒼山疊翠,碧溪歡流。
一座村落的影牆上寫著——湄川村,不覺驚歎起徽州豐富的文化底蘊。湄,意為“在水濱”;川,河流之意。湄川,顧名便可思其意。江南的山川是緊相連的,地名也基本與水有緣,“屯溪,臨川、深渡,三潭……”山的挺拔,水的輕靈,把江南點綴得格外風雅。
江南,真是個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