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看桃花,夏觀荷,秋賞菊花迎風霜,冬惜梅花一點點”。為了看桃花,我曾三次去黃龍。
第一次去黃龍,是去年春天,聽人說無為黃龍的桃花很有名,踏春時節,欣然規往。因為陌生,走了很多冤枉路。詢問當地人,聽說我是特意來看桃花的,兩個人竟同時指著相反的方向。或許,這裏的桃園太多了。
一路尋花而行,卻不見花的蹤影。就在我想放棄的時候,轉身處,竟然就是百畝桃林。連綿幾個小山坡,桃樹虯枝低矮,人在樹中行,仿佛置身世外。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桃園,感喟不已,隻是來早了幾天,未到盛花期,一串花序,半枝微微開放,半枝仍是猩紅的花蕾。不免有些遺憾。
折花悵然而去,卻又割舍不下。周末,又去了一趟黃龍——我喜歡圓滿的感覺。不過三五天,就迎來了盛花期。一路遊人如織,花下還有幾對拍外景的新人。他們與桃花,都是春天裏最亮的風景。滿園桃花盛開,心中再無缺憾,滿意而歸。
今年清明,正趕上桃花節,天空飄著蒙蒙細雨,絲毫不減遊人興。雨潤桃花,更添幾分婀娜。早春,天幹無雨,桃花卻開得一團熱鬧。遠遠望去,是一片片緋紅的流雲,橫亙披拂。近看花開成堆。碩大的桃花,花蒂擠擠挨挨,又都想把花瓣盡情舒展。花開滿枝,一串串,高處的花枝,連掇著低處的花束,花瀑一般。第一次見到桃花開得這麼濃烈。這是花的海洋,站在並肩高的花叢中,人麵桃花,相互映紅。今年肯定是個好年成。
入夏,途經黃龍,又想起那處桃花。同行的朋友聽我講述春天的盛景,興趣盎然,一行人驅車同往。不經意間,車與桃林擦肩而過。印象中,隻見桃花,不見葉。這滿樹的枝葉,竟有些陌生。經過了兩個諾大的桃園,紅了嘴巴的桃子,在翠綠的樹葉中,半含半露。這倒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去買點鮮桃。停了車,正好一個漢子,挑著滿滿兩筐桃子,從桃園深處走出來。問價錢,居然也要三元一斤,很奇怪:“今年大豐收,也不便宜點?”那漢子叫苦不疊:“哪裏豐收啊,幹旱,桃子結得少!”“春天的花不是開得很多嗎?”不免心生鬱悶。想起一種花,叫“謊花”,花開得歡喜一團,卻沒有結果的心。原來開花與結果,不是一碼事。
回去的路上,朋友突然無話了。來的路上,車裏人的話都讓她一個人說了。什麼原因讓她驟然深沉了?她淡然一笑,神秘兮兮地說:“這個地方,幾年前我也來看過桃花!”我有點驚訝。她又詭秘一笑:“和我的初戀。我們還約定桃子成熟後,再來摘桃子。”“後來呢?”我追問她。“後來?他是他,我是我了!我們沒有來摘桃子。”我們笑了,感情也可以有花無果。
哎,人和花是一樣的,哪裏會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