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山中閑居(1 / 1)

三毛說,每個人心裏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倘使有一畝田,我會三分養花,七分種菜,我喜歡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

有過一段山中幽居的時光,現在想來,那段時日最悠閑愜意。

我們居住的地方,原本是單位的招待所,因為過了潮流,便差遣給教師做宿舍。一條幽深的水泥路,順著山勢向裏延伸,大約要走半裏路,過一條山澗,兩層小紅樓掩映在翠樹蒼鬆叢中,雨水豐盈時,老遠就聽見橋下澗水潺潺。小樓依山而立,前麵是諾大的茶園,對於喜歡清靜的人來說,這裏就是世外桃源。

我不喜歡捧著手過懶散日子,看鄰居都有一小塊菜地,也渴望有片小天地。屋後原本也是茶園,近年無人耕作,荒廢了。滿地裏雜草亂竹,竹鞭是泥土裏的蛇,蜿蜒盤錯。

好在是熟地,稍作打理便成菜園。隻是山土地不肥沃,需上足底肥。鄰居給了各種菜秧,我分門別類,在小菜地裏給它們劃分了地盤。沒等到收獲的季節,我的產假就結束了。國慶,先生從江南來,特意采摘了一籃子蔬菜帶過來,說這是我的勞動果實,應該品嚐一下。我倒覺得更像我養的孩子,從幼芽落地,就一壺水,一瓢肥喂養到開花結果。黃昏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菜地,聽辣椒稞拔節,看南瓜吐出藤蔓,摸摸著,瞅瞅那,歡喜不已。

除了菜地,我們還豢養了一隻鷹。是學校的男生去山林裏抓來的,養一段時間就厭棄了。樓上的老師因此得了一隻貓頭鷹,我抱著孩子去看它。大白天,它蹲在架子上,閉著眼,一副與世無爭的泰然;間或睜開眼,竟是怒目圓睜,仿佛很是憤世嫉俗。聽說天黑了,它就來勁了。於是央先生也去尋隻被遺棄的鳥,幾日後,他帶回來那隻鷹。

來者便是客,隻是這客人有點難侍候,每餐必備魚蝦肉類,好在它比貓頭鷹有趣的多。白天,它在院子裏戲耍,先生用橡皮膏藥把它的翅膀粘貼起來,以免飛走。展不開羽翅,它隻能貼著地麵低飛,大多數時間,是邁著伶俐的碎步。它還是乳鷹時,就被頑皮的學生抓來,來不及品嚐展翅翱翔的快意,如今,矮矮的院牆居然也鎖得住它的心。不過,鷹畢竟不同與燕雀,那些麻雀終日在林梢唧唧喳喳地叫,鷹卻很安靜,偶爾鳴叫,聲音極有穿透力,我相信,它是高飛的鳥。

出入悠然,鷹儼然是居室的主人,與我們也無間隔。常常手拿著食物逗引它,結果被它啄破手指,想來它也是無意,怪隻怪鷹勾嘴太鋒利。

可惜,那年夏天常常連日大雨封門,不方便上街買魚蝦,隻好用火腿敷衍它,沒想到食鹽中毒。先生給它注射好幾支針劑,也沒能救活它。那天,雨像從屋脊上倒下來的,天比我更難過。

靠山吃山,住在這裏最有感受。初春,幼筍萌發,隨便到後山找一找,就能尋得一大把,配上火腿,一碟尚好的徽菜。還有蕨菜、蘑菇,我在采蕨菜時還意外從山溝裏覓得一株碩大的蘭花草,豐潤的蘭花,鈴鐺似的綴在花梗上。先生費了好大勁,才連根拔起。等我們興致勃勃趕回家,花梗上隻餘兩三朵花了。

采野茶也是很好的消遣,晚上就著爐火焙幹,泡上一杯真正的工夫茶,唇齒生香。

再後來,先生考研離開那所學校。每次回江南,從路邊就可見青山翠蔓中紅樓依稀。忍不住放慢車速,再看一眼閑居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