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別人也在疼(1 / 1)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這個季節是疾病的多發期。早上八點,前來就醫的病患者已經排成了長隊。

生平最怕去的地方就是醫院,門廳前的那個偌大的“靜”字,莊嚴肅穆,提醒的是人們內心的凝重。醫生總是神情淡定,似乎看慣了病人的生死,不再驚詫於任何的病疾;護士則目無表情地來來去去地穿梭著,或許她們也習慣於病痛者那扭曲的麵部神情,已經不再如我一般的心驚膽寒了。

排在我前麵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她手中握著病曆卡,不時回頭張望,眼神中有掩飾不了的焦慮。順著她的目光,我看見走廊的長椅上,斜依著一位中年男子,他一手撐著長椅,一手按著腹部,雙眼緊閉,疼痛在他那張臉上寫滿了皺褶。他或而蹲下來,雙手趴在長椅上,或而橫臥下來,但無論哪種姿勢,都不能減少他的疼痛。透過他緊鎖的眉頭,可以看出他正遭受著怎樣的疼痛煎熬。我的心隨著他莫名疼痛起來。

忍不住問前麵的女孩:“他是你爸爸嗎?”小女孩看著我,沒有說話,隻是很認真地、用力地點了點頭,算是回答。

“你可以與前麵的人商量一下,讓你爸爸先看病啊!”想必她還隻是孩子,不能體會到大人的病痛,抑或是她還沒有勇氣向別人開口尋求方便。我向她提出建議,並用眼神鼓勵著她,希望她能夠更勇敢點,可以如冰心筆下的那個會製作小橘燈,會照顧她媽媽的那個勇敢、鎮定、樂觀的小姑娘。

但小姑娘猶豫片刻後的回答讓我大失所望,“還是排隊吧!”感覺自己的好心遇到了鵝卵石,重重地被彈了回來。

“別人也在疼!”停頓了一下,她補充道。是啊,“別人也在疼”,經過她的提醒,我才發現,很多病者,臉上都堆集著痛苦,我們太介意自我了,很少留心他人苦痛。

“別人也在疼!”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卻會讓我們的心靈為之震顫。很多時候,教育我們的,不是長者,而是“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