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林擇似乎還想問什麼的樣子,道致子擺了擺拂塵:“莫多想,且去吧。”
林擇頓了頓,似乎還想開口,不過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他很恭敬地向道致子拜了拜,然後退了出去。
他回到自己的小屋,坐在屋中的蒲團上,香火繚繞,倒也是很好聞。
心好像有點亂,自己是有些期待下山之行吧,還是在期待與世尊的會麵?或許...林擇突然笑了笑,也不知道能不能見到那位世尊陛下呢。
不過他恍恍中有一種預感,這次下山,定能見到那位世尊。
他笑了笑,想起了《太極玄真錄》的開篇: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夫有必始於無,故太極生兩儀也。太極者,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極,況之太極者也......”
“太極隻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萬物中各有太極......”
通幽六轉的靈力是極為龐大的,十二正經、腎、脾、肝、膽、臍、腸......
十二正經為靈力運輸之脈絡,腎主水,脾主土,肝膽有氣腸為金......
多年積攢的靈力一點點梳理開來,丹田處蘊藏的靈力儲也漸漸循環起來,慢慢凝聚,慢慢轉動,一個太極圖的模樣隨之顯現。
陰陽二者,循環不止,生生不息。
十日後,林擇一身靈力梳理完畢,雖說靈力量沒有增加,但質與純度卻是增加了不少。
修習了《太極玄真錄》後,林擇整個人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種道韻,這十年來他受了道籙,讀了三千道藏,整日沐浴於香火之中。
若是說道籙是外者賜予他的,道藏是他積累的,香火也是外界的一個大環境,那麼在修行了《太極》後,這一切外來的,徹徹底底與他融為一體,不管是道籙、道藏,亦或是香火,這些道之寄托物在林擇的身上,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是他自己散發的一種韻味。
就仿佛仿佛他也成了道的一部分。
就連他的氣質,也隱隱約約有了一種仙風道骨而生生不息的感覺。
林擇身著一身純黑色道袍,道袍袖口各繡著一枚太極圖,頭發整整齊齊地梳了個道髻,獨魔劍器隱於他的神魂中,即是劍器護體,也是對劍器的蘊養。
他背了一口得自道寧真人手中的劍器,劍器名叫“逍遙遊”。
林擇本來還考慮著持一柄拂塵的,但道寧真人鄙夷地認為少年人持著一柄拂塵太過老成,便也就放棄了。
他手指微微一動,背後“逍遙遊”劍器聞聲而動,疾射而出,林擇微微一躍,騰於劍器之上。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雕~!”
一聲鵬鳥長嘶,遁光化作一隻振翅而飛的鵬!一飛九萬裏!
大周天朝,東南部,有一封國稱作“吳”,其都城為“臨安府”,又稱作“杭城”。
天上浮玉山,漸漸變成一個小點,山間那一座小道觀,也已經看不見。小道觀裏別有洞天的無數雄奇大殿,也都消隱於雲霧山河之中。
道士,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