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美國戰略家,前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在《戰略遠見》中指出,美國麵臨以下六個方麵的問題:
一是,日益龐大、最終不可持續的國債。美國債台高築,威脅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削弱美國作為世界經濟榜樣的影響力。如果美國繼續拖延下去,那麼它很可能重蹈那些因財政危機而衰敗的大國的覆轍,例如古羅馬帝國和上世紀的大不列顛王國。
二是,不健全的金融製度是美國的一個嚴重問題。首先,它的高風險和不顧後果的擴張行為,是一顆具有係統性影響的定時炸彈,不僅威脅著美國,而且威脅著世界經濟;其次,它的道德風險加劇了美國的社會困局。
三是,伴隨社會流動性受阻的收入差距擴大,長期威脅著社會共識和民主的穩定性,而這兩項支持美國有效外交政策的基本條件。2008年,最富有的1%的家庭占社會財富的33.8%,而下層50%的家庭隻擁有2.5%。這使美國成為最不平等的發達國家。美國的社會流動性實際陷於停滯。
四是,美國日漸老化的國家基礎設施。就在中國不斷興建機場和高速公路,歐洲和日本都擁有先進的高速鐵路時,美國在這方麵的設施卻全部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水平上。
五是,美國人對基本的世界地理、時事甚至重要的曆史事件的了解少的驚人。2002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對年輕人的調查顯示,63%的人在中東地圖上找不到伊拉克,75%的人找不到伊朗,88%的人找不到阿富汗--此時,美國正以高昂的代價在該地區打仗。
六是,內部對立日趨嚴重、黨派性越來越強的政治製度。政治妥協越來越遙不可及。政治癱瘓常常阻礙必要的改革措施的推行(如減少赤字),這導致美國在國際上給人沒有能力處理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的印象。我們國家在今後的很長時期都將麵對左翼和右翼政治戰爭持續不斷的局麵。
除了國內政治對立從內部加速美國衰落外,外交政策也將在未來20年令美國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美國擔任全球領導者的能力都會逐步衰落。如果這種局麵持續下去,或許到2025年,美國將失去它自封的“21世紀主宰者”的頭銜。
布熱津斯基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外交等諸方麵提出了美國麵臨的問題,並相應地提出一些對策。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裏德曼在《曾經的輝煌》一書中指出:美國現在麵臨四大挑戰:
1,如何應對全球化過去10年,中國經濟帶著全球化的東風迅速崛起,給美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衝擊。日本僅是冷戰時期呼嘯而過的一陣龍卷風,而中國及其背後的全球化更像是後冷戰時代的永不消散的五級颶風。
2,it革命徹底改變了美國人的工作成分--電腦、手機、網絡以及所有的社交媒介衍生物迅速擴散,所有的工作都變得更加複雜,,每一個美國人都必須接受更加優質的教育,否則無法保障一份體麵的工作。it革命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培養美國人的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
3,美國的第三大挑戰在於不斷增長的國家債務和財政赤字。冷戰之後,我們習慣於通過借錢而不是稅收來填補聯邦政府的收支缺口,國家債務和財政赤字隨之迅速擴張,眼下這種情況已經是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