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肝複樂方劑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1 / 2)

肝複樂方劑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臨床

作者:高繼良

[摘要] 原發性肝癌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起病隱匿,大多數病人在確診時已達中晚期,失去手術治療時機。因此化療和中藥治療成為晚期原發性肝癌的主要姑息治療方法。該研究旨在觀察肝複樂方劑聯合化療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的療效。研究中將58例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28例,治療組給予口服肝複樂方劑配合化療,對照組給予單純化療。治療每3個周期評價腫瘤進展情況、患者生存質量及血清AFP水平,並隨訪1年生存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後,2組治療有效率(RR) 及疾病控製率(DCR)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30.0% vs 25.0%,P=0.670;66.7% vs 60.7%,P=0.637);治療組KPS評分改善率明顯高於對照組(43.33% vs 21.43%,P-1;④KPS 評分≥60 分;⑤分期Ⅲ/Ⅳ期,無手術及介入治療指征或拒絕手術及介入治療,並無條件或拒絕使用索拉非尼治療者;⑥無化療禁忌症;⑦經患者及家屬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 ①曾接受肝移植手術;②合並有嚴重心、肝、腎及造血係統、全身感染或傳染性疾病者;③同時接受其他新藥抗腫瘤治療;④對研究中所包含的藥物過敏。

2 方法

2.1 治療組 給予肝複樂方劑聯合化療治療。肝複樂方劑組成:黨參20 g、重樓10 g、白術(炒)15 g、黃芪25 g、陳皮6 g、半枝蓮15 g、敗醬草10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鬱金10 g、蘇木10 g、牡蠣15 g、茵陳10 g、川木通6 g、香附(製)10 g、鱉甲(醋製)10 g、土鱉蟲10 g、大黃6 g、桃仁10 g、沉香3 g、柴胡10 g。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飯後0.5 h各服用一次,鱉甲先煎,沉香後下。

化療方案:FOLFOX4方案,即奧沙利鉑 85 mg·m-2靜脈滴注,第1天;亞葉酸鈣(LV)200 mg·m-2靜脈滴注2 h,第1,2天;5-FU 400 mg·m-2靜脈注射,第1,2天;5-FU 600 mg·m-2持續靜脈泵入22 h,第1,2天;每2周重複。

2.2 對照組 僅給予化療治療,化療方案同治療組。2組均治療每3個周期評估療效,療程結束後繼續隨訪1年。

2.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①療效評價標準按RECIST1.1 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及進展(PD),以CR + PR計算有效率(RR) ,以CR+PR+SD計算疾病控製率(DCR)。②計算2組患者1年生存率。③生活質量評定采用 KPS 行為狀態評分標準[1],治療後 KPS 評分提高≥10 分為改善,減少≥10 分為下降,提高或減少-1。

2.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2],我國原發性肝癌的發病率很高,其病死率占惡性腫瘤的第2位[3]。肝複樂方劑是根據肝複樂片的藥物組成而組方的,具有健脾理氣、清熱解毒、化瘀軟堅的作用,臨床多用於肝癌、肝硬化、肝腹水等肝病。肝複樂片可通過阻斷癌細胞DNA合成,對實體瘤例如肝癌細胞,乳腺癌、消化道腫瘤細胞有直接殺傷作用。肝複樂還具有免疫調節作用[4],激活天然殺傷細胞(NK)、巨噬細胞(M)、淋巴細胞(LAK)的活性並刺激幹擾素(IFN)和淋巴因子(IL-2)的分泌,從而促進免疫係統殺傷腫瘤細胞,抑製腫瘤細胞生長。

本研究通過對比口服肝複樂方劑配合化療與單純化療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探討口服肝複樂方劑在臨床治療原發性肝癌中的應用及其療效。本研究發現口服肝複樂方劑配合化療治療原發性肝癌後,患者KPS評分改善率達43.33%,明顯高於對照組的21.43%,差異顯著,說明口服肝複樂方劑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治療組的血清AFP水平下降幅度也較對照組明顯,說明肝複樂方劑可降低血清AFP水平;2組治療有效率(RR)及疾病控製率(DCR)無明顯差異;隨訪治療組1年生存率為26.67%,對照組1年生存率為25.00%,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2組1年生存率相當。相關中醫藥的其他療法也具有改善原發性肝癌相關指標的作用,如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療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可增加臨床療效,提高6個月及12個月生存率,減輕臨床症狀如惡心等[5]。

綜上所述,口服肝複樂方劑聯合化療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血清AFP水平,維持患者的疾病控製率及生存率,顯示出了良好的治療效果,肝複樂方劑在晚期原發性肝癌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治療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