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漫,際遇幾何。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部戲劇的話,那麼編劇人是司命老兒,還是當事人自己?抑或是司命老兒先給每個人打好了底稿,之後把他放逐到這個世界來曆練,當事人再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在這份底稿的基礎上潤色修正,最終形成各自的跌宕起伏悲歡離合呢?
這問題黎陶思忖了許久,最後傾向於第三種可能性。至少在過去十年間,她自認還是很努力地發揮了幾回主觀能動性的。
第一回發揮,要追溯到2006年,大學畢業,她毅然打起包袱,背井離鄉。呃……當然,這年頭,北漂上漂廣漂一抓一大把,獨自到異鄉闖世界的人多了去了,但對於外表柔弱、囊中窮弱性格上還兼著幾分軟弱的黎陶而言,這著實還算得上是一個勇敢的選擇。
那年正值大四下學期,除了準備論文答辯,最要緊的事便是找工作。黎陶本著離家近的原則,在家鄉藍洲一家大型日用品公司應聘上了廣告文案的職位。
父母收入不穩定,家裏租著房,房東卻還打算把房子賣掉。聽聞消息,父親黎草沐黑著一張臉皺緊眉頭一副深沉憂鬱狀,老媽蔡姊茗則拽著黎陶胳膊,長嗟短歎擦著淚花一遍遍地回顧搬家辛酸史乃至整個人生悲催史。整個家庭氛圍,就是一“愁雲慘淡萬裏凝”的淒涼景象。為了生存,黎陶決定撇開仁義道德,無恥一回,腹黑一回。
中介公司第一次帶來的看房客是一對中年夫婦,黎陶事先拿了一根長水管在洗手間裏接好水龍頭,對準樓上管道位置淋個濕透。中年夫婦來了以後,趁弟弟黎新把中介人員支開的空檔,黎陶把兩夫婦帶進洗手間,“這房子其他還行,就是愛漏水,”說著右手往樓頂上一指,“你們瞧,樓上廁所補了幾次還漏成這樣,天氣冷還好,天氣熱起來有時都能聞到尿臭味,廁所又不通風,唔——”黎陶說著說著被自己惡心到了,不由得捂住了口鼻,這模樣落進那夫婦眼裏,自是以為黎陶陷在回憶裏心有餘悸,當即逃之夭夭。
第二波來了一對準備買房結婚的小年輕,黎陶咬著女孩子耳朵輕輕說了句:“姐姐,這房子下水道會跳出老鼠的哦,我們也在找地方搬家呢……”話沒說完,女孩子尖叫一聲,跑了。
第三波是一對年過花甲的老人,黎陶琢磨著欺騙老人家似乎十分不道德,可道德能變成一間物美價廉的租房給家人遮風擋雨嗎?正猶豫間,老奶奶撇開中介主動問上黎陶:“小姑娘,你在這兒住覺得吵嗎?”黎陶想了又想,最後昧著良心把老奶奶拉到主臥室窗邊,指著樓下大街說:“這街道白天有多少車你也看到了,到晚上還有人擺檔燒烤,吵是吵了點,不過味道飄得滿屋子都是,可香著著呢。”老奶奶嘴角抽了抽,半晌擠出一句:“年輕就是好啊。”隨即拉上老頭果斷撤了。
一撥又一撥的看房客竟都給黎陶忽悠走了,房東不得已又跟黎家續了一年約。果然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