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荒流造晴(3 / 3)

白龍的劍法,怎會非劍,怎會非殺?

可這確實是白龍的劍法。

“你認得天劍?”

小鬥笠的問話,卻是在回答,要給荊曼雪一個命終的答案。

“十年前,白龍天劍一招,永遠不會忘記。”

這通紅的劍體,映照著荊曼雪最痛苦的記憶,與她母親的血連城一色。大漠傳說就是終結於這一劍之下。

小鬥笠的天劍之招尚欠最重要的一道關鍵。

也許就是這一道關鍵,幾乎讓白龍瀕死?一生不再用此招?

那如今她施展此招,會不會受到反噬,神魂具喪?

荊曼雪突破了體質界限,強運此功,隻為一勝。

天劍又當如何?

這一劍,遊離於所有陰謀與故事之外。

她此行覺得冥冥之中所有的波折和謎團,都指向這一劍。

好像一種天意。

“一招,生死無怨。”

小鬥笠高舉赤紅的雲龍脊,血紅的雙目將天地萬物的變化盡收眼底。

荊曼雪更覺得這是一種天意,物極必反,她極怒麵容竟也讓嘴角化出笑意:

“生死無怨!”

荊曼雪雙掌合十,頓時沙塵盡落。她獨站丘頂,沙丘之下鼓蕩著圓環氣勁。

掌再開,好似有幽光射出。

“今日我’造晴之招’,倒要看看你這一劍,憑什麼以天為名。“

“造晴之招”全名“掌引荒流天造晴”,乃是荒流碎天手最高絕學。

傳聞創造者曾在大沙暴之中,以一掌動天,造得一角碧天烈陽。

後人再也沒有如此神跡,但取而代之的是,將此招演化做殺人之招。

此後造晴之名,名不符實,但以開天之招,奪人之命,卻更令人驚懼。

她們之間無需多言。

小鬥笠能感覺得出,十年前,這一劍與這一掌決出過勝負。

天有四道:

長短之道。

廣聚之道。

深淺之道。

古今之道!

四道合一,即化天劍。

小鬥笠的眼中,不是隔壁,不是蒼穹,也不是荊曼雪。

而是整個荒流碎天手之招。

她的眼中充滿了荊曼雪每一招每一個動作的影子,所有的影子疊在一起像一隻詭異的蛇,像一張會動的畫,每一個動作,同一時間印在腦子裏。沒人能說清那種感受為何。好像小鬥笠已經身處另一個世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除了詩人,可能世上已無人能感受到真正的“宇“,”宙”相疊為何景。

她憶起和白龍學劍的日子,不禁喃喃自語:

“此劍名喚雲龍脊,乃天外隕鐵所鑄,劍鋒二尺七寸,淨重四斤三兩二錢……也許是二兩三錢。”

她莫名其妙的言辭,好像身處戰場之外,好像她還在白龍的身邊練劍,說著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而荊曼雪早已騰空出掌而來。那一躍,沙丘驟然崩摧。她身姿猶如羅刹幽影,嘴角飆血氣勁卻絲毫不見。

沙流層層滾落,沙中的食獸通天神木逐漸清晰。

而小鬥笠沒有動,好像永遠不會再動。

天劍究竟完成與否!

她為什麼要強運此招。

一切隻能用血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