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下崗工人的創業故事
創業理財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的天台羊泉油腐乳名氣很大,曾獲雲南省第八屆消費者喜愛商品稱號,而更富有傳奇色彩的是企業由一名下崗工人創建……
1963年7月,王知太出生在食臼村以北的小蒼屯村。高中畢業後考取了楚雄財貿學校財會專業,1984年7月畢業後被分配到牟定縣飲食服務公司任會計。1999年10月,牟定縣飲食服務公司進行國有企業改革,36歲的公司職工王知太成為下崗工人。來自農村的王知太丟了鐵飯碗,但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丟。為了生存,王知太籌措資金,買了3台電子遊戲機在縣城開了一家電子遊戲室,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創業。他和妻子起早貪黑玩命苦幹,幾年後遊戲室發展到一定規模。但隨著電子遊戲室的不斷增加,社會對電子遊戲室給青少年帶來的副作用反映日漸強烈,王知太決心轉行。經過認真思考,王知太把目光鎖定在了自己家鄉從明清時代就流傳下來的鄉村特色食品油腐乳開發上。
2003年5月,王知太關閉了金玉電子遊戲室,拉了三弟王知榮等4位股東籌資60餘萬元,租賃廠房,著手籌建腐乳廠。當年生產了天台羊泉牌腐乳50噸。雖然由於經驗和技術原因,存在部分乳塊生硬等缺點,但還是全部賣了出去。受初戰告捷的鼓舞,憑著在國營企業積累的經驗,他迅速投入最大精力狠抓產品質量。經過深思熟慮,采取四條措施提高產品質量:一是原料過硬。采用牟定優質菜籽自己加工,使菜油純度達百分之百。黃豆全部采購優質黃豆,自己做豆腐自己黴,自己晾曬自己裝瓶,嚴防次等鮮豆腐流入工廠。二是包裝過硬。包裝上采用彩箱,增加了禮品盒,在原來的大瓶基礎上增加中瓶和小瓶。三是工藝過硬。聘請了兩名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綜合各家之長,使產品香味口感都有了明顯改進。四是服務過硬。采取24小時送貨上門,州內一盒兩盒都做到了送貨上門,並且無條件包退包換。在狠抓質量的同時,王知太還身先士卒四處跑營銷打開市場。天台羊泉油腐乳迅速在市場有了一席之地並站住了腳,產品從牟定打入楚雄,如今在昆明麗江也開拓了部分市場,銷售量從原來的50噸上升到120噸。
2005年7月,牟定縣工商聯合會促成縣內6家腐乳企業成立牟定腐乳行業協會,協會會員由腐乳生產企業、提供生產原料的農戶、油腐乳產品經銷商組成,王知太當選為會長。
協會目前已發展會員企業6家、會員農戶1500多戶,積極推進了牟定油腐乳產業的壯大,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通過走“協會+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全縣生產油腐乳年增加200噸。在帶動全縣油菜、黃豆種植等相關農業產業的同時,完成稅金6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6家油腐乳生產企業共計收購農戶會員油菜籽250噸、黃豆300噸、辣椒50噸,僅油菜一項就幫助農民實現增收65萬餘元;全年可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及企業下崗失業人員約150人。
(據《楚雄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