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黨員幹部在人民群眾中的角色和定位之三
熱點透析
作者:鮑振東
黨的群眾路線,既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又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路線和根本政治路線。能否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到底,貫徹始終,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關乎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關乎我們黨的生死存亡。
要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就必須牢記,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應是人民群眾可以信賴的朋友,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與人民群眾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切不可站到人民群眾的對立麵去。
因為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脈在人民,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為我們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黨員幹部包括各級領導幹部都是人民公仆,都是在給人民打工;因為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在人民群眾中有千千萬萬個“諸葛亮”;因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既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又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根本組織路線;因為“執政黨最大最嚴重的危險是脫離群眾”,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在交朋友這個問題上,除了應該認真遵循上述四條基本原則外,還必須特別注意與最廣大人民群眾交朋友,與最廣大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做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貼心人。隻有這樣,人民群眾有什麼話才願意和我們講,我們才能了解到更多更真實的情況,進而才能實施正確的領導,減少決策的失誤;隻有這樣,我們說話才有人聽,講道理才有人信,才能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及時地、更多更準確地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點和毛病,更好地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我們的主觀世界,永葆青春活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特別是作為一名領導幹部,能不能自覺地與最廣大人民群眾交朋友,絕不是一般的方法策略問題,而是重大的原則立場問題。隻要我們黨的性質沒有變、宗旨沒有變,隻要我們國家還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與人民群眾交朋友的原則立場就不能變。變了,為人就要跌跤,為官就要落馬,治國就要失敗。這是早已被事實證明了的。
與最廣大人民群眾交朋友,不可能與人民群眾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建立起親密無間的朋友關係。所以,必須兼顧各方、有所側重。應該說,在與普通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交朋友方麵,絕大多數黨員幹部做得是好的,令人遺憾的是,從目前情況看,確有一些黨員幹部包括少數領導幹部,自覺不自覺地放棄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和原則,忘記了自己作為人民公仆的身份和責任,陷入到唯心史觀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在交朋友問題上的表現是:嫌貧愛富,攀高附貴,不願意交窮親戚、窮朋友,熱衷於“傍大款”。在下崗職工和農村困難戶那裏看不到他們的身影,而在“大款”們的酒桌上卻時常聽到他們在那裏劃拳行令、吆五喝六;老百姓那裏有什麼艱難困苦,他們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大款”那裏有什麼大事小情,他們忙前跑後,千辛萬苦、在所不辭;在普通老百姓麵前他們官氣十足、傲氣衝天,在“大款”麵前他們卑躬屈膝、唯命是從。老百姓對此反映強烈、深惡痛絕,必欲除之而後快。
黨員幹部在交朋友的問題上不要主動“傍大款”,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僅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還必須注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防止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拉下水。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現在的社會,誘惑太多,圍繞權力的陷阱太多。麵對紛繁的物質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要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如今社會上,有一種專搞“掛、靠、要”工程的人,特別值得我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