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友評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2 / 2)

網友“顧仁”: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是一場群眾路線的教育,更是一次糾風活動。尤其是反對“四風”,改進作風,這是我們黨曆史上最嚴格、最有力的一次糾風。以“四風”為代表的不正之風,嚴重影響了黨風建設,影響了黨群關係。這次糾風的效果非常明顯,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然而,既然是活動,就有結束時。而黨的作風建設,沒有結束時,隻有進行時,因為這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黨建任務。所以,教育實踐活動並不是刮風,黨的糾風工作也不是刮風。

網友“冬君”:心相通,一通百通;心不通,無動於衷。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樣、觀念多變的時代,精神的力量更為重要。作風建設從“心”出發,撥亮信仰的燈火,迎著複興的曙光,真正交出一份共產黨人精神和意誌的答卷。

網友“倪洋軍”:教育實踐活動,是一次作風的大洗禮、矛盾的大調解、問題的大解決、力量的大凝聚,已經形成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作風建設的繼續改善提供了新的條件和機遇,但決不能因此“鳴鑼收兵”,相反,要以釘釘子的精神,乘勝前進,勇往直前,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

網友“武西奇”:如何防止黨員幹部作風病的反彈?堅持走群眾路線是不二選擇。教育實踐活動可以結束,但群眾路線必須長期堅持。

網友“胡軍”: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隻有持久戰。改進作風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需要一鼓作氣、一以貫之地抓下去,把作風情況作為績效考核和幹部選拔的重要依據,使作風建設由“軟任務”變為“硬指標”,從製度層麵防止不良之風的回頭和反複。

網友“汶水書生”:活動臨近收官,部分單位產生了“到站”思想,把整改落實當作“收尾”,把建章立製看成“應景”,必須嚴防作風建設“掛倒檔”。

網友“朱波”:黨員幹部的作風建設要堅守如初、始終如一,決不能有“鬆”“軟”“散”的傾向。

網友“童年的稻草人”:抓作風建設一絲都不能放鬆,教育實踐活動不僅是思想上的革命,更是製度上的探索。一批常態化、長效化的製度得以建立,接下來就是不折不扣地執行。從這個角度說,活動暫告一段落,而作風建設的持久戰才剛剛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