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直麵現實的“問題清掃”。“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鋪張”“舞台上的奢華”“會所中的歪風”……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在正風肅紀的鐵掃帚下無所遁形。移除文山會海、叫停政績工程、嚴管鋪張浪費,破除形式主義的“客裏空”,打掉官僚主義的特權感,抑製享樂主義的庸懶散,刹住鋪張揮霍的奢靡風。
這是一次政治生態的“集中淨化”。從鐵腕規範黨內生活,到鐵麵問責嚴格執紀,從亮短揭醜的民主生活會,到重拳破除各種潛規則,存在已久的圈子文化、特權意識受到強力蕩滌,守底線、講原則、重法治開始成為新常態。“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以整風精神擰緊螺絲、上緊發條,按規矩辦事用權的意識逐步增強,講真話、做諍友的真誠同誌關係正在回歸,增強了黨內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鬥性。
這是一次規範權力的“製度構建”。信任不能代替監督,覺悟不能代替製度,教育實踐活動向實處使勁、往細處用力、從嚴處較真。管住月餅、賀年卡,嚴格製定差旅費標準,規範學習培訓,製度“籠子”越紮越密、越紮越牢。沒有含含糊糊、沒有模棱兩可、沒有特殊例外,用製度繃緊了作風建設這根弦。反四風,反到深處是改革,各項製度規定與全麵深化改革互促並進,推進了治理理念、目標和手段方式的革命,提高了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這是一次麵向未來的“政治點名”。“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十八大以來,全麵深化改革大潮迭起,沒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進取精神,沒有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的敬業奉獻,怎能打好改革這塊鐵、走好發展這步棋?踐行八項規定,嚴打“老虎蒼蠅”,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動真碰硬的紮實舉措,表明了中央“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彰顯了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勇氣,是複興之路上的一次大練兵、大點名。
製度更加嚴格、行動更加務實、作風更加廉潔、幹部更敢擔當,一種政治生活新常態,正在逐步形成。
落實一個“嚴”字,處處嚴格按章辦事——截至9月底,全國各級機關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3.7萬項,查處“吃拿卡要”“庸懶散拖”問題5萬餘起、6萬多人;調整多占辦公用房2227.6萬平方米,清理超標超配公車11.4萬輛……越來越多的人真切感受到:製度約束越織越密,執紀監督越來越嚴,作風建設越抓越緊。
狠抓一個“實”字,嚴防虛浮懈怠之氣——不管是整治“三公”經費開支過大,還是暢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裏”,無論是查處奢華浪費建設,還是懲治惠民政策縮水走樣,一年多來,中央的各項措施釋放鮮明信號:有權必有責、有位當有為。一個“實”字,成為檢驗幹部是否稱職的試金石。
突出一個“廉”字,始終保持政治本色——收受禮品不許了,濫發獎金不讓了,大吃大喝不行了,公費旅遊不敢了,各項廉潔從政的規章製度,規範了權力、約束了行為,努力從根本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夯實了廉潔政治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崇尚一個“清”字,堅決做到風清氣正——鐵腕規範黨內生活,重拳破除各種潛規則。聽取意見較真、查擺問題務實、開展批評動真碰硬、整改落實落地有聲,初步形成了弘揚正氣的大氣候,讓政治生態清朗起來,讓潛規則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場。
倡導一個“敢”字,時時體現責任擔當——“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越來越多的幹部麵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麵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麵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麵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麵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畏首畏尾、敷衍塞責之風逐漸成為“過去時”,鼓勵擔當、崇尚擔當的良好政治生態正在形成。
牢記一個“黨”字,補好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鈣——在對照檢查中深挖“四風”的思想根源,在為群眾辦實事的過程中檢驗宗旨意識,在嚴格的黨內生活中增強黨性觀念,教育實踐活動追根溯源、培元固本,努力讓廣大黨員撐起信仰的主心骨,讓各級黨組織成為凝心聚力的堅強堡壘。
(摘自《人民日報》10月8日01 版“標注共產黨人的精神坐標——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