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作者:
再緊就“禿嚕扣了”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近來國際與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非“緊”莫屬。
從純文學的角度而言,將“緊”字用得最絕妙的堪稱施耐庵在《水滸》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節。銜冤刺配的林衝剛去草料場時“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而到草料場後出門沽酒時“那雪正下得緊”,待林衝沽酒返回時“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施耐庵信手落下的兩個“緊”字將周遭暗藏的萬千殺機埋伏得恰到好處且張力十足。
而在比山神廟大雪更“緊”的貨幣政策之下,曾經無數次幫助民營企業渡過宏觀調控的民間金融很可能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在2008年9月號的《首席財務官》雜誌上,我曾經用《誰的風雪山神廟?》一文來質疑當時的貨幣從緊政策“寬國企而緊民資”的局麵。前幾天在一個有關財資方麵的論壇上,我剛好聽到一位直轄市的副市長談到當前的信貸格局,當地接近40%的信貸資金集中在20家大型國有企業手裏。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不對稱緊縮的局麵,如何能使承擔了當地80%以上就業的中小企業扛過這場剛剛開始的寒冬?
令人揪心的是,當下的局麵似乎更糟。值得警惕的是,從9月20日開始爆發的溫州市眼鏡行業龍頭企業——浙江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跑路”事件,是否會引發惡性的連鎖反應?根據新浪財經自相關部門處確認,這次胡福林負債逃跑所涉及到的欠債高達20多億元。考慮到信泰集團的整條供應鏈以及相鄰鏈條之間的逐級放大效應,這次跑路所帶來的震蕩應該是才剛剛開始。
由於之前的貨幣超發,因此在“回收流動性”的“正確前提”下,存款準備金率一路飆升至匪夷所思的21.5%,而且“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沒有上限”的論調更是令人摸不著頭腦。按說治理通脹,首先要動用的就是價格工具,也就是加息。長時間的負利率,已經對實體經濟和居民財產造成了龐大的損失。以“加息會導致熱錢湧入”的說法遲遲不肯動作,的確是違反常識的舉措,無論局麵多麼複雜,這都是一個總體代價最小的動作。等待CPI馬上掉頭向下是不現實的,何況目前美元有走強的跡象,抓住稍縱即逝的加息窗口,果斷對負利率進行大力度的調整,是管理層眼下必須承擔的決策壓力。
此外,財政政策也應該在當前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剛剛發布的《“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在振奮人心之餘,各方仍在企盼明確的具有足夠力度的稅收政策予以配套和扶持。最近的一兩年全球經濟形勢向下的勢能很大,我們如果要走出獨立的穩定甚至上揚的走勢,就應該果斷轉變思路,主攻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相應的產業、貨幣與財稅等政策,都應為此傾斜。
別想著再緊了,再緊就“禿嚕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