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還有,聽我說,我想起有些故事了”王偉說道。
唐夏和黃玲兒一聽有故事,立刻開心道:“好啊,好啊,王大哥,你快講給我們聽,是不是特別有意思的呢?”
王偉哈哈大笑道:“不要著急,我們一邊走,一邊說,有的地方說龍帝,就是天帝,也叫玉皇大帝,傳說就是中州民族的始祖──黃帝的化身。
話說有一天,黃帝和老百姓在首山采掘銅礦,把開采出來的銅鑄成一隻很大的銅鼎,放在荊山腳下。
銅鼎鑄成時,有一條黃龍垂下胡髯迎黃帝升天,黃帝就騎到龍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還有妻兒也都紛紛往上爬,一共上了幾十人。
這時,黃龍慢慢的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擠不上,一個個都抓著龍的胡須往上爬。
黃龍的胡髯受不了重量而斷開了,黃帝帶著的武器也被拉落了下來,臣僚們隻得抱著龍髯和黃帝的武器大哭,而黃帝升了天後便成為了天帝。
簡單點說,就是說黃帝就是黃龍的化身,黃龍即是龍帝,五行屬土,位居中央,是龍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觀中天庭的主宰。
在有些典籍中亦有提及,黃龍者,四方之長,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巨,能細,能幽,能明,能短,能長,乍存,乍亡。王者不濾池而漁,德達深淵,則應和氣而遊於池沼。
當然這些東西我也是聽說,不過在很久很久以前,到是有好多龍王們的精彩故事,下麵我就先講一個”王偉大說了一通後,稍微頓了頓又說道。
“王大哥,你就快點說嘛,這個故事不精彩,你就講個精彩點的嘛,好不好嘛```”張羊一附小女孩模樣,然後奶聲奶氣的說道,惹的大家是一陣大笑。
王偉鬱悶無比的看著張羊道:“小子,不要以為能打就可以了,惹了我,我可是會叫人的`”
“哈哈,就你,哈哈,還叫```”張羊聽王偉說要叫人,大笑道。
可還沒說完,就發現了兩道,哦不,是三道冰冷的目光掃了過來,立刻打了個寒戰,一本正經的說道:“額,那個王大哥,您繼續,那個,我到前麵先看看有沒有人家,也好晚上有個地方住`”說完就一溜煙的跑了出去。
“王大哥,現在沒人煩你了,你快說,快說啊”黃玲兒嬌聲道。
王偉看了看跑遠了的張羊,然後才放心的說道:“傳說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龍王為解人間幹旱之苦,不惜冒犯天條,義助人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隻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
人們因感激龍王義舉,從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為玉米抄熟後的樣子,像金豆開花從而令得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從此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當然,傳說裏有義龍為善,便自然亦有惡龍為禍,隨著時間的長久,民間也有些人對龍王的形象有了改變,也開始出現了反派的角色。
在中州有不少以“龍”字命名的地方,其中亦不乏惡龍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龍湖,傳說以前便有白龍為禍此地百姓,後來湖邊的一個村中,有一家人婦人臨產,並誕下了一條黑龍,後來黑龍大戰白龍,天昏地暗,幾百回合後,終於找到一個機會,從而消滅了白龍,原來黑龍是來幫助村民們除掉白龍的,最後白龍被除,人們為紀念黑龍而將這個地方取名黑龍湖。
還有個地方叫臥龍湖,湖底有一個奶黃色的石梁,傳說是白龍的化身,附近有兩條大河,一條叫黑水河,住著一條大黑龍;一條叫白龍江,住著一條小白龍,黑龍因為妒忌當地的風光而將那裏的水吸幹,小白龍知道後,便將白龍江的水噴灑到這裏,回複了當地的美景。
黑龍知道後便跟白龍展開了一場惡鬥,黑龍在不敵小白龍時使計放毒,小白龍被逼逃到了一個湖泊中,黑龍為了追查白龍的下落,肆意破壞驚動了萬山之神,最後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惡,萬山之神為表彰白龍而給它一套金黃色的鎧甲,當時白龍受傷所臥的奶黃色的石梁,就被後人當做是白龍所化之物,後來當地人就把這個地方叫做臥龍湖,這就是臥龍湖的傳說由來。”
王偉大講特講,講的卞成龍,唐夏還有黃玲兒聽的是欲罷不能,最後還是張羊探路回來後,才把‘左右為難’的王偉給解救出去,使得王偉還對張羊投過去一個‘萬分感謝’的目光,不過這目光看的張羊多少感覺有點‘背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