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1 凱裏:出城記(1 / 2)

無論你來自何方,無論你是否遠渡重洋,當你把腳步踏在這片土地上的那一刻起,你就注定要被她洗去那一身疲憊的風塵。

這裏是凱裏,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州府。我對她的感情,並非源自於曾三顧此地的流連,而是在一次次與她短暫相會之後,無法抑製的一種念想:那路的盡頭,就是海的起點。這座城市,是所有來到黔東南的人無法回避的一個起點。

這是一座人口不到50萬的“小城”,卻有30多個少數民族共同生活在這裏。這裏的人們熱愛生活,熱愛土地,用豐富多彩的特色節日來展現自己的民族風姿。這是一座舉國無雙的民族熔爐,把漢、苗、侗等民族鍛打在一起,生生世世永不分離,也把來自遠方遊人的眼淚和鄉愁,用那如同在極寒之夜燃起的熊熊聖火一般點亮,溫暖著他們的歸鄉之路。

火車緊貼著苗嶺的峭壁,滾滾前行。清水江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鴨蛋綠一般的色彩。汽笛長鳴,凱裏站到了,我和凱裏火車站說聲“再見”,然後爬上了如沙丁魚罐頭一般的1路公交車,在凱裏市區的大街小巷一路遊蕩。當公交車穿過一座黑暗幽深的隧道之後,眼前的光明以及那些在大街上跳舞的人,被高樓大廈下的繁華景象包裹起來。我下了車,他們告訴我這裏是“大十字”。我感到奇怪和詫異。一直以來,我以為隻有在中國的大西北回民聚集區,人們才用十字來形容街區的十字路口。我覺得自己孤陋寡聞,差點被街上五顏六色的廣告牌和少數民族服飾刺得滿眼淚水。我覺得自己來到了一個很難用合適的言語來形容的地方。

大巴在高速公路上疾馳。夜幕降臨了,街邊的行人在清明上河圖一般的民族男女彩繪下,變得柔軟起來。最後大巴緩緩拐進了文化北路的汽車站。在一片“西江”“西江”的拉客叫喊聲中,我倉惶逃竄。一個胖子攔著我問去不去西江,我說今夜就住在凱裏。他很輕蔑地說凱裏有什麼好玩的。我說那你帶我走吧,帶我去麻江台江榕江從江什麼江都行,就是別帶我去西江。他笑了一聲搖著頭走開了。於是眼前的世界終於清淨了。

晚上我先去亮歡寨去吃酸湯魚,然後去侗寨樓吃羊癟和醃肉。作為一個吃貨,我總是親力親為,身先士卒。我住的“一家快捷酒店”樓下,就有好吃到讓我流眼淚的王記牛肉粉和腸旺麵,這足以讓我心花怒放。

清晨我被灑進酒店的第一縷陽光所沐浴。起床後我爬上城北的大閣山公園,俯瞰著被現代化籠罩著的凱裏新城。那一派欣欣向榮的新城,是未來人口增長和遷徙的重地。就像我在榕江縣城所看到的那樣,整個城市仿佛一塊巨大的蛋糕,被一把無形的利刃恰如其分地切割開來,形成鱗次櫛比的新城和富有生活氣息的老城。從明清時期便享有“小京州”美譽的凱裏,正處於一個最好的時代,旅遊業和交通運輸業的蓬勃發展,能讓她的未來仿佛看得見一般的清澈透明。凱裏應該變得更有野心,而不應該這樣含蓄和遮遮掩掩。

她的野心也的確正在張揚著。凱裏黃平機場在2013年10月正式通航,可以通過飛機直航北上廣。這讓那些對少數民族地區充滿向往的都市遊客,能夠更便捷地抵達這片靈境之地,再也不用像從前那樣取道貴陽或者黎平,這無疑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動。而在鐵路方麵,滬昆高鐵也將經凱裏直抵昆明,屆時凱裏與上海之間僅需5個小時左右的車程。而更讓人覺得有些驚詫的是,從三棵樹到下司鎮的凱裏輕軌也在規劃並招標之中。這標誌著這片風水寶地在不久的未來,將形成一個立體的交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