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計信息與業務信息缺乏互動,部門間數據交流不順暢,造成部門間協調能力弱
1.高校各部門由於使用不同的業務係統,這些係統專業性都很強,但都缺乏兼容能力,沒有固定的信息橋共享信息,成為各自獨立的“信息孤島”。與其他部門有關的公用會計信息不能及時流轉到其他部門,同樣其他部門的數據也不一定能及時提供給財務部門。2.沒有形成一套有序的流轉製度,讓數據信息在各部門間常態化雙向流轉,起不到信息相互核對形成部門間的牽製與監督核對作用,起不到信息共享的作用,更無法利用信息指導業務作參考與對照,失去信息的決策作用。在這種狀態下,就可能出現部分學生離校了,財務部門仍登記欠費及催收,或者學生畢業了仍未交齊費用,而學籍部門卻不知曉情況。
(五)會計人員知識更新慢,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多種知識的複合型人才
1.會計人員配備不足,中小型高校財務人員一方麵忙於應對日常工作,缺少繼續學習機會,先進的實踐方法、會計理論得不到應用和更新。2.高校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業績、晉升沒有一套完善的製度,會計人員工作主動性不夠,學習動力不足,導致專業知識不強,對理財知識的掌握匱乏,風險控製經驗缺乏,審計方法落後。先進的財務管理新方法、新技術得不到應用,如稅法新規的掌握不及時,應用不深入。3.懂各種專業的多麵人才缺乏,如財務人員對電腦知識懂得不多,法律知識不通等,這些都使高校在經濟活動中容易受到各種資產風險,如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合同風險、稅法風險等各種風險的影響。4.中小型高校沒有專人從事相關製度研究工作。另外,高校會計接觸的會計事項相對比企業少,也導致高校的會計工作創新能力不強。5.電腦知識應用程度不夠,很多財務人員隻會用手工方法或簡單的電腦方法處理業務,卻抱怨工作量大。以上原因,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改革與創新。
二、中小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改革與創新的對策
財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應該是:根據本校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現有問題,創造性地提出好的做法,逐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水平,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麵:製度能隨新業務的出現而及時得到製定或補充,有完善的內部控製製度監管經濟業務的正常運轉,財務能為管理和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財務信息得到充分的應用,建立起一支綜合素質能力強、有創新力的財務人員隊伍。
(一)全校樹立起現代財務管理的理念,實行精細化管理,嚴格控製辦學成本
1.領導要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加強對財務數據的應用,開拓思路,大膽提出數據信息要求,改變會計工作僅停留在原始數據的簡單處理的狀況。2.重視製度建設和加強製度的落實執行。由上而下建立起能應對新形勢下各種風險的防範體係。針對當前內部會計控製基礎薄弱的狀況,加強內部牽製和分工管理製度,加大製度的執行力,實行剛性製度以規範人的行為,從管理層麵上督促製度確實執行。例如接待餐費,可按來賓級別,規定作陪人數和接待金額標準,這是一種避免粗放管理的方法,一方麵可以控製費用的開支,以製度治人,減少超節浪費現象,另一方麵增強了製度的可執行性。3.督促全校教工樹立起精細化管理的觀念,嚴格控製成本支出。精細化管理,“精”指抓住關鍵環節,“細”就是管理標準的具體量化、考核、督促和執行。製定支出的幅度與標準,讓各種開支有據可依,數據可比,事後可評價。
(二)健全內部控製製度,建立有效的風險防範體係,強化檢查審計工作
在製定各項具體製度時,如會計檢查製度、報銷製度、應收應付款項控製製度、工程項目控製製度等,應圍繞幾點會計內部控製原則進行:不相容職務分離、授權批準、預算控製、會計監督、事後檢查等。1.首先健全高校財務製度,對原有製度不適用部分重新修訂。隨著新業務的開展,及時補充相關業務的製度文件:高校使用網銀,應補充《網上銀行操作規範》;網絡開具發票的實行,補充《發票使用與管理細則》、《網絡安全管理辦法》等一係列文件。業務程序應適當優化,明確各工作崗位的職責分工,每筆經濟業務的處理都要經過兩個不同崗位工作人員之手,經過彼此不相隸屬的兩個部門的處理,從而實現崗位間和部門間的牽製。前麵提到的網銀使用就需要明確錄入崗、複核崗,授權崗的責任。網絡發票的開具,需要發票章與發票分管,還有發票開具內容的審核以及發票使用的專項檢查崗分開,這樣才能讓各項業務能自動被其他工作人員複核查驗,達到相互製約、相互監督的牽製作用。2.內部檢查和審計檢查製度是保障會計製度正確執行的有效手段,也是防腐防貪的最後一道關卡。銀行係統的內部控製製度非常細致嚴謹,檢查稽核力度大,製度執行到位,高校可以借鑒學習銀行係統的這些內控方法。某銀行《櫃台應知應會》,一項業務詳細列出憑證該怎樣填寫,該查驗的資料有哪些,關鍵環節在哪,有哪些風險點,如何防範。高校也可製定這種操作細則,如高校的《網上銀行操作規範》就可訂得細致點,強調對付款金額、收款人以及是否重複錄入等關鍵點的檢查,防止因人員輪換或休息頂崗引起操作失誤。中小型高校應把檢查與審計工作作為會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對規模小的高校,因成本原則不設專職審計人員的,可設幾個兼職審計人員不定期交叉審計,或聘請外部審計人員進行定期審計。內部審計著重於對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全麵審查,檢查製度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核算中存在的錯誤,及時更正。外部審計著重於拓寬審計領域,加強效益審計和管理審計,重點審核業務的合法與防貪汙,提出降低成本消耗、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方法,借鑒外單位財務管理中先進的做法。3.高校的成本支出考慮指標化,製定各類明細指標:如各專業生均教育成本保本額,接待費開支標準,會議費差旅費年計提標準,固定資產投入與回收年限分析等。4.加強電算化環境下的會計控製,注意網絡安全,做好殺毒備份及檔案保管工作,以及設備口令的保密與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