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警局,謝航倒了杯熱茶,雙手捂著杯熱茶,像是給自己壓壓驚一樣,隨著4個警探跟著周五來到了審訊室門外。
“你們兩個去監管室把旅店老板請過來,我們要開始審問了。”周五指揮著離自己近的兩位警探。
“要來一杯嗎?審訊不是一會兒的事兒。”謝航品著茶關心問候著周五,“這次是你主內還是我主內?”
“我來審吧,你和他們在外麵看清楚了。”周五注視著謝航和其他兩位警探。
“放心,我會在外麵仔細觀察著裏麵的情況。”謝航右手插進大衣口袋,左後端著茶杯品著茶。
警局裏的審訊室,從裏麵看是4麵環牆,而從外麵看卻是有一麵是鏡子。通過這麵牆鏡,裏麵的人看不到審訊室外麵的一舉一動,以至於能全神貫注的展開審訊工作。而站在牆鏡外麵的人,卻是能把審訊室裏的一舉一動看個究竟。因為站在審訊室外麵唯一的工作就是注意著在審訊時犯人的動作和表情。所以有時候能觀察到審訊人員注意不到的細節。有時候犯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閃而過的表情往往是破案的關鍵,這就是微觀心理學。經驗豐富的審訊人員,往往能通過微表情判斷嫌疑人是否說謊。
“報告,嫌疑人旅店老板王帆帶到。”兩名警探挺直著腰板洪亮的打著報告。
“請進,老板娘請坐。你們出去吧。”周五溫和的招呼著嫌疑人旅店老板娘,2名護送警探轉身離開了審訊室,在審訊室裏隻有周五和另外兩位負責做筆錄的警務人員。
“啊,好的。”老板娘慢慢走到審訊桌對麵坐下,審訊開始。
“您別緊張,我們隻是問問您一些關於發生在您旅店裏的命案的情況。希望您能回憶起一些什麼,給我們破案提供些幫助。”周五客氣的話語希望能緩解麵對警察審訊的旅店老板娘的緊張。
以前很多次案件的審訊中,周五總是秉承著三大原則:1、客觀對待;2、不逼供;3、不造假。這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年前公園大爆炸案對自己的影響,當初就是因為負責人完全憑借自己主觀臆想,弄虛作假,才給自己心裏留下了這如今都沒解開的死結。因此周五也決不允許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警局裏,並時刻警戒其他年輕警探。
“您喝一杯茶,好好想想。”一位年輕警探端進來一杯熱乎乎的茶遞到旅店老板娘麵前。
“哦,謝謝。”王帆感謝的接過茶,慢慢的回想著她所知道的內容,“他們一行人是昨天中午偏下午的時候的才住進來的,原本是打算今天離開。”
“您剛剛說他們一行人,他們幾個都互相認識嗎?隻在您店裏登記住了一晚上就離開,您登記身份住店的時候,可有查看每一個人身份證信息之類的。”周五迫不及待的追問著。
“其實不瞞您說,我沒有挨個兒登記他們幾個的身份信息。您是知道的,在這快過年的冬季裏,誰不希望在年這頭多賺點兒,好過個好年。尤其像我們這樣的小本旅店,一下來了7個住戶,雖然隻是住一晚上,但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不是。我知道按照市裏規矩,每一位住店人員必須登記身份證信息。剛開始我是要求他們7個都要登記身份證信息。可是其中一位較年長的男子卻主動插上話來,他說他們7個是來自一個外省的旅行團,這元旦出來遊玩的都很累,就免了一個個挨著登記的麻煩,大家都想早點休息,卸下這身行囊,說隻登記他的就行,大家彼此都認識。而且我看他們一個個都確實大包小包行囊挺多的,也不方便。而且又是這樣一筆劃得來的買賣,我也就沒考慮太多,隻登記了一張身份證信息開了7間房。”旅店老板娘十分不好意思的交代著自己的不守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