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生的電視求學經曆:沒有求職隻有劇(一)(1 / 1)

大學生的電視求學經曆:沒有求職隻有劇(一)

2013大學生求職菜鳥,走你!

餘博雅

期《天生我才》節目求職者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專業,本科

節目錄製現場,餘博雅給所有老板和主持人送出了自己大三時製作的明信片。因為這套明信片從市場調研、策劃銷售,到最終收益、後期衍生,整個過程堪稱完美,得到了幾乎所有老板的賞識,唯有一人不讚同。

【Boss團】

黃歡:我能不能潑個冷水,既然明信片上的畫不是你畫的,為什麼不署名,不付費?以人情為成本,算什麼商業模式?你無知就罷了,現場的Boss都跟著無知,真是這個節目的悲哀。

俞斌:你把一個明信片說得太悲催了吧。

黃歡:是你們過多的讚譽,過分了。淡定,親愛的,我們沒必要為她爭執。

俞斌:我隻是看不下去了,一個女人何必為難一個女人。你已經三十多歲了,英雄不問出處!

黃歡:我21歲都做大學老師了。我們不要談了,她爸給你錢了嗎?你有必要這樣為她說話?

錄製節目前一個星期,餘博雅接到節目組電話,通知前往麵試。在與節目組和編導麵談後,餘博雅能明顯感覺到對方在努力挖掘自己背後的故事。“他們可能希望找到代表我特色的一兩個關鍵詞,然後在節目中放大。”編導是節目組的核心人物,通常一個編導負責1~2名求職者。前期,編導要了解求職者的性格、經曆和情感故事,然後跟主持人溝通,確定采用怎樣的方式引導求職者發言;中期,由編導安排求職者參加整個節目流程;到了節目錄製時,編導通過耳麥控製主持人和Boss團的發言。由於跟編導接觸的機會最多,餘博雅在幾次麵談和通話時,基本暢所欲言,就像同朋友聊天一般,並沒有太多顧慮。

(來源: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