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劉曉慶為何能永遠不老(1 / 2)

明星隱私

許多年前,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今天,劉曉慶身體力行地為此論斷做出補充:防腐要趁活著時就充分展開。這樣說,並非僅對她所創造的,天山童姥式的臉部奇跡作出比喻,年近花甲仍可以拍幾張豆蔻的照片出來,無論對當今的整形醫學、化妝術,乃至圖片後期處理技術來說,都不算什麼難事——我所說的防腐,是指那種不被歲月擊垮,不被痛苦折磨,不被厄運湮沒的精神,事實上,不僅未被擊垮、折磨和湮沒,她反而越挫越勇。

你看她網上自曝的那幾張像女高中生一般緊實、陽光,活力四射的照片,笑得仿佛那些相關她第四任丈夫,71歲的王曉玉私生子怨父冷血的傳聞,對她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似的——事實上,不如說,這副通過凍齡微整形凍結的笑容,笑得就像這57年來,發生在她身上的所有事情都好得不能再好似的。

而事實上,將命運多舛這個詞放在她身上並不過分。至少有兩件事,在她的一生裏都算得上走麥城。一是在她拍完《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後達到事業巔峰,卻毫不顧忌地破壞青年男演員陳國軍的家庭,引發群唾;再就是逃稅入獄一年多,幾乎令她身敗名裂。

一個人遭到重大打擊後的反應有兩種,一是一蹶不振,二是堅忍不拔;堅忍不拔又可分為兩種,一是臥薪嚐膽、伺機反撲,二是同樣臥薪嚐膽,卻要對外擺出一副錦衣玉食的姿態來,同樣咬著牙伺機反撲,卻要處處透出股江山在握、美女在側的睥睨來。

劉曉慶即為第二類的第二類。她擁有一顆極其罕見的,歇斯底裏、拚命三郎式的,偽裝成自尊乃至自傲的虛榮心,無論處於如何惡劣的逆境中,都裝也要裝出一副喜不自勝的優越感來。就像文革時某位心如蓮花的女知識分子,就算被掛雙破鞋遊街,也要將頭發梳得一絲不苟,在臉上抹好雪花膏再遊。

這是性格使然。稱之虛偽當然可以,但若沒有極其堅韌的神經,也難以撐得起這種程度的虛偽來。

就算墊底也要做出第一名的樣子,令劉曉慶在娛樂圈裏獨樹一幟,一見到她,各色圈內人就算不掩鼻而去,亦敬而遠之,這種孤立顯然對其伺機反撲、翻身做主的人生理想不利,卻也從相當程度上,為她落草為寇、占山為王,肆意醺酗其女皇癮建立了客觀基礎。

一定程度上,她不僅站在整個娛樂圈的對立麵,甚至站在整個社會的對立麵。

在她談到陳國軍因她剛離婚時她所承受的輿論壓力時,說“我向社會宣戰”。那是1982年,27歲的劉曉慶如此不諱道德地闡述了她對婚姻和第三者的態度:“……對我來說,沒有結過婚的男人都是些愣頭青,想要有男朋友隻有在結了婚的男人中間找。但沒有人為我去離婚,離婚太複雜了。他們害怕並且也會在這相當於死一條命的離婚大戰中間失去聲譽,失去前途,失去一切,然後再失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