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阿峰成長史(1 / 2)

從阿峰還很小的時候,他就有種很強烈的自信,他堅信自己是一個人物,在不久的將來也必將飛黃騰達,功成名就。不過這種自信卻是隨著年紀的增長,現實社會的磨礪像一個漏了氣的皮球一樣反而漸漸萎縮下來。

比如在他七八歲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不管是科學家,藝術家,世界首富或是當一個國家的總統,仿佛隻要他願意,這些都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頭疼的不過是自己該如何去選擇而已。選擇科學家吧,又可惜了自己一身的藝術細胞,選擇藝術家吧,又浪費了經天緯地的經商和治國之才,所以那個時候在這幾種成就之中如何選擇倒也著實為難了他好一陣子,後來他想,要不,幹脆就來個身兼多職,做一個會科學,懂藝術,還能經商的總統吧。不過後來他看了一部黃飛鴻題材的香港電影,當時就被裏麵那個行俠仗義、武藝非凡的黃飛鴻所深深傾倒,所以他毅然放棄了當一個科學家,藝術家,世界首富甚至是國家總統的機會,而莊嚴地下了決心,決定自己將來也要成為像黃飛鴻那樣天下無敵,行俠仗義並受萬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要做英雄,自然得先學武藝,而在當時,人們一提起武術,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名滿天下的佛門聖地——少林寺。所以懷揣著英雄夢想的阿峰一臉認真地來到父親林文澤的麵前,說道:“阿爸,我不想讀書了,我要學武,我要去少林寺!”

林文澤看了看衣著邋遢,灰頭土臉的兒子,不耐煩地說道:“學什麼武,書都念不好你還學武,你看看自己,鞋子都穿反了,你還能幹點啥?”

不曾想這回阿峰真是下定了決心,非要學武不可,他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父親,懇求著說道:“阿爸,我要學武,我不讀書了,你送我去少林寺學武好不好。”

林文澤有些生氣了,他瞪起眼睛威脅道:“你要做什麼?你有種再說一遍!”

阿峰有些怕了,退後了一小步,眼眶開始發紅,但還是倔強地小聲重複說道:“我要學武,我要去少林寺。”

在以往的日子裏,隻要自己一板起臉來,兒子準會乖乖地服從自己,卻不料今天竟失去了作用,林文澤感到自己的威信受到了嚴重挑釁,氣得脫下鞋子,拉住兒子用鞋底對著兒子的屁股啪啪兩下,然後說道:“現在還去不去,說!”

這回阿峰沒敢再說,不過卻哇哇地哭了起來。這一哭惹得父親心頭更煩,忍不住對著屁股又是啪啪地幾下。

但凡學武之人首先要有顆不懼強權的無畏之心,但阿峰卻全沒骨氣地屈服在了父親的“鞋底淫威”之下,所以事實證明,阿峰並非那個百年難得一見的習武天才,所以這學武之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之後的日子裏,阿峰依然會做著自己仗劍天涯,傲視群雄的英雄夢,可這去少林寺學藝的話,卻是不敢再提。

後來上了初中,心智漸漸成熟了一些,阿峰也認識到了之前的那些夢想有些不切實際,也替自己曾經的大言不慚稍稍感到臉紅,不過他對自己的未來依然自信,隻不過相對於之前的異想天開更加實際更加現實一些。這個時候,他對未來的目標很簡單,也很庸俗——就是考上清華或者北大,然後學成歸來,靠著自己的頭腦和本事白手創業,做一個像村中首富林貴發那樣有錢的大老板,開漂亮的車子,住漂亮的房子,並娶一個漂亮的媳婦。不過他跟林貴發卻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林貴發是一個純粹的暴發戶,粗魯,低俗,沒文化,個性囂張狂妄,簡直惡劣至極。而他呢,將會是一個有著很高素質和涵養的文明富翁,八麵玲瓏,穩重大方,行事低調,對人溫文爾雅,如沐春風,所以會受到所有人的欽佩和敬重。

那個時候他情竇初開,暗戀上了班上的一個女孩子,卻又不敢開口表白,於是天天偷看這女孩的背影做著兩個人在夕陽下,在海邊,在天涯海角牽手漫步,依偎擁抱的畫麵,那時他還很單純,對於接吻甚至於更近一步的畫麵,卻是想想都覺得臉紅,便是兩人牽手擁抱的畫麵就已經讓他激動得不能自己了。在編織了無數個兩人浪漫相遇、搭訕、打情罵俏的美好場景,卻還沒來得及付諸行動的時候,學校棒打鴛鴦,實行分班,兩人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級,彼此自然很少再碰麵,他生命中第一次的愛情萌芽還未冒出頭來,便被無情地扼殺了下去。那個時候他的情感和想象力自由泛濫得像匹脫韁的野馬,不管人家女孩是否對自己有意,而自顧把自己和那姑娘比作梁山伯和祝英台,而學校,就好比那落後固執的封建禮教,硬生生地拆散他們這一對金童玉女、金玉良緣。並沉浸在自己刻意營造出來的失戀情境中,多愁善感得恨不得能立馬做出幾首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等流傳千古的佳句來。但最終因為肚子裏墨水有限,苦思冥想了半天卻憋不出幾個字來,因此罷了。

都說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在他滿懷激情和夢想籌劃著美好未來的時候,高中畢業了,他這個天才少年卻被一堆英文語法和數學公式難倒,最後考出來的成績別說清華北大了,就是二本大學都進不去。倒是有那麼幾個大學給他寄來了錄取通知書,可一來那些學校著實太過不起眼,二來麵對高昂的學費,他也沒臉讓家裏為他去負擔。他痛罵學校有眼無珠,不識金鑲玉,竟然就這樣錯失了自己這匹千裏馬,因而對學校起了厭煩之心,同時又覺得自己並不適合做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書呆子,於是羅列了幾個如比爾蓋茨、高爾基等沒有高學曆依然成功甚至更加成功的例子出來安慰自己,如此舉一反三之後,他又開始堅信,自己就是那種不需要在大學裏浪費光陰,便可在外麵的社會裏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小比爾蓋茨”,真要上了大學,沒準反而把自己給耽誤哩!如此一來,他徹底擺脫了因考試失利而陷入的失落和沮喪,又開始變得自信滿滿起來,他把這些年有關學校的東西全部裝進了一個木箱裏麵,上麵蓋上幾張報紙,在心裏對著十來年的學習生涯默默進行一場告別儀式。又像是一場簡單的葬禮,把並不出彩的學習成績一並埋葬了進去。整理好東西之後,他下了樓,對父親說:“阿爸,我想好了,我不讀了,明天,我就找工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