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精神對大學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探索與爭鳴
作者:張誌剛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2-000-01
摘 要 奧林匹克精神是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無形文化遺產。文章闡述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並以奧林匹克精神的拚搏、公平競爭、團隊合作、維護和平精神為出發點,討論奧林匹克精神對當代大學生人格的塑造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奧林匹克精神 大學生 人格
一、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
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奧林匹克主義社會實踐的體現和反映,是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無形文化遺產,是促進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素質、建設和諧社會和維護世界和平最具廣泛性的國際文化要素。奧林匹克的口號“更快,更高,更強”,奧林匹克的精神“相互了解、友誼、公平競爭”,奧運會提倡的“重在參與、永不放棄、永不氣餒、永不低頭”,本質上都是弘揚崇高的體育精神,在生活中拚搏進取,永無止境,推動體育乃至整個社會快速發展,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強調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和理解,強調競技運動的公平與公正。
二、奧林匹克精神對大學人格塑造的作用
(一)培養大學生積極進取與奮力拚搏的精神
現代的大學生將麵對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壓力,如何正確麵對這些競爭和壓力是擺在他們麵前的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奧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向世人昭示著一種頑強奮爭、盡力拚搏的體育精神,同時也是一種不斷超越、銳意進取的人生信念。奧林匹克精神就是要讓人們勇敢地麵對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幸,不怕競爭,不怕挑戰,不向命運低頭,敢於超越自我,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教育他們為克服困難去鬥爭,而不是遇到挫折、困難或者不稱心就畏縮。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鼓勵學生在體育運動的教學訓練和比賽中,付出極大的身體和心理能量,需要接受艱苦的磨煉,讓學生學會在運動中吃苦耐勞,疲勞時學會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困難時學會堅韌不拔持之以恒,失敗時學會決不氣餒再拚再搏,勝利時學會冷靜處之決不得意忘形。對大學生進行奧林匹克教育正好順應了這一教育要求,使學生在勞其筋骨的磨練中,在頑強拚搏的運動競賽中,在對更快、更高、更強目標的不斷追求中,鍛煉自己的意誌,培養積極進取、奮力拚搏的精神品質。堅強意誌,是人格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之一。
(二)培養大學生積極參與和公平競爭的精神
奧林匹克運動主張“重在參與”,提倡“參加比取勝更重要”。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鼓勵大學生積極投入,增強參與意識,在運動實踐中讓大學生學會獨立的觀察判斷,獨立的應付突如其來的賽場變化,充分發揮大學生的個人特點、特長,發展個性,培養自主精神和獨立人格。在奧運會上,運動員是在一套被國際社會共同承認的“規則”下進行實力對抗,不論種族、國籍和宗教信仰,參賽者在比賽場上都是公平的,誰也無法享受特權,任何人都不能逾越和淩駕在規則之上。這種公平競爭的示範作用,是人類社會公平競爭的模式,善於競爭是對現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競爭精神是大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必須具備的精神素質。對引導大學生提高公平競爭的法製觀念具有重要意義。體育運動是一種對抗遊戲,是人的身體、意識、心理和智慧的對抗,也是技術、戰術的技巧對抗。要讓大學生學會辯證地、客觀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實事求是,遵從事物的客觀規律,趨近事物的本質。現代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高校必須重視大學生參與意識和競爭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在參與中知不足,在競爭中求發展,學會靠真才實學,靠真正實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戰勝對手,取得勝利。這對提高他們在未來社會的競爭力,幫助他們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後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均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