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孩子來到洪家的第一晚就惹事了,大事!
媽媽陳芳有潔癖,她認為養狗可以,但萬萬不能與狗在同一個空間同呼吸,所以紅孩子隻能關在籠子裏,擱到陽台上。
也不知是初來乍到不適應,還是被局限在窄小的空間裏不習慣,甚或是紅孩子覺得承受了不公平待遇,需要抗爭,反正那晚它在籠子裏不停地跑,不停地撞,不停地叫。其間洪剛受不了到陽台對紅孩子軟硬兼施,它依然不管不顧,直吵得洪家人煩躁不安,看書的集中不了精神,聊天也要把嗓音提高八度,睡覺更是難以入夢。就在一家人焦躁不安之際,門鈴響了。
敲門的是小區管家小陳,洪剛開了門,小陳劈頭就問:“你們養了寵物狗?”
“是的。”
“剛買的?”
“今天才買回來。”
“那就是了,你家的狗太吵,業主們投訴到物管了,小區群裏業主們正對你們口誅筆伐,得趕快設法解決,”說罷,沉著臉走了。
洪剛回轉房裏,打開微信朋友圈的小區群,上麵正鬧得不可開交:
“好噪啊,還讓不讓人睡?”
“哪家的兒子不懂事整天哭哭啼啼!“
“不就是ⅹⅹ棟xⅹⅹx房嘛,隻管養,不管教。”
“受不了,受不了,得把那家人清出小區。”
......
一句句不帶髒字的謾罵不絕於耳,令人心紅耳赤。洪剛連忙把狗籠子連同紅孩子搬回廳裏,拉上陽台門,減少對外界的幹擾,喊來陳芳和兒子宇超,把情態說清楚,然後道:“現在我們成了眾矢之的,如果不馬上解決,不但毛孩子,我們也不能在這小區呆下去了”。
宇超被這突發情況嚇懵了,早已沒了主意。陳芳想起了隔壁張嬸,她也養了寵物,卻一直相安無事,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陳芳去討教回來,一臉陰沉,問她怎麼回事,她欲言又止,最後被倆父子逼狠了,她才極不情願地說:“張嬸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打開籠子,放養。”
“那就放養嘛。”倆父子異口同聲。
“一但放養,到處拉屎拉尿,狗毛滿天飛,家裏成什麼啦?”
“媽媽放心吧,泰迪不掉毛的。”這方麵宇超了解得多,此刻變成權威了。
“至於隨地大小便,我們可以引導它,泰迪不是很聰明嗎?”洪剛也在設法打消妻子的顧慮。
見父子倆同氣相求,陳芳也隻好見一步走一步,步步為營:“放養可以,但隻限於廳裏,不能進房。”
就這樣,紅孩子通過抗爭,贏得了與洪家人在同一空間呼吸的機會。至於進房?嘻嘻,以後再說。
(精彩在後頭,敬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