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創造性思維溢滿語文課堂??(1 / 1)

教海拾貝

作者:舒惜春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燕子》一課如詩如畫地展現了燕子俊俏活潑的形象美、鮮豔明麗的色彩美、動靜相宜的和諧美,為“爛漫無比的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我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深刻感受到:本課有豐富的空間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巧妙地運用合作學習,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創造性思維貫穿課堂。

一、 自主質疑,啟動創造思維

自主質疑,就是將學習的主動權和選擇權交給學生,是“自主”的起點。學會質疑是探求知識的開始,也是創造性思維的起點。《燕子》一課的教學,教師可抓住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讓學生質疑,並對學生的質疑給予熱情的鼓勵。學生可能會提出很多高質量的問題:為什麼說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哪些生趣?”……

二、 合作學習,碰撞創造思維

在以班級授課製為主的教學形式下,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一種生與生,生與師,生與家長,生與一切人的合作,通過多項互動的交流,使每個學生獲得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既發表自己的學習心得,也養成注意聽取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合作學習能促使思維產生碰撞,並在碰撞中點燃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燕子》一課可這樣設計學生的合作學習。針對學生提出的“為什麼說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小燕子為春光增添了哪些生趣”等問題,可讓小組成員思考,從這些問題中選擇一個題目進行小組討論,再根據各小組成員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彙報方式。這樣,班級中的每一個同學都處在輕鬆自在的合作討論的學習氛圍中,都主動地參與討論,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充分體會到探求知識的樂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進取性得到了充分的激發。

三、 以讀促情,激發創造思維

“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

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燕子》一文動靜結合,描寫了燕子飛行時的靈巧,停歇時的美麗。這兩個自然段的教學,教師更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情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朗讀中想象,在朗讀中感悟,再配以舒緩靈動的音樂,引領學生體會燕子與春光水乳交融的生機美。教師抓住時機,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和表現燕子飛行的美。在朗讀過程中,教師不失時機地用語言點撥、激發情感:“誰能讀讀小燕子飛行的美,讓人一聽就生愛慕之心?”還可以讓學生一邊做動作表演,一邊朗讀體會燕子飛行的靈巧……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文,全身心地投入朗讀,每一個人都聲情並茂,燕子活潑可愛的形象深深根植於學生的腦海之中,在想象中不由自主地去發現美、欣賞美。這時教師再把握時機,設計這樣的問題:“此時此刻,你最想用什麼詞來誇誇燕子的飛行呢?”那麼“身輕如燕”“輕快靈巧”……這樣的詞就會由學生脫口而出,燕子與春光水乳交融的生機美也將會定格在學生腦海中。

四、 設疑想象,擴展創造思維

設疑想象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一種比較直接的方法。教學中,可以適當地讓學生聯係全文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感受到課文的語言美,激發起兒童化的語言。《燕子》一文最後一句“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這句話的理解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教師可在學生理解這一比喻句的同時,設疑想象: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傾聽音樂,努力想象自己也是一隻停歇的燕子,你會看到些什麼?讓學生想象後合作交流,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從多方麵獨創地運用已掌握的知識,交流時,同學們有的是看到了美麗的春景,有的情不自禁地想唱一首春天的歌,有的說聽到了春天的笑聲,有的則看到了越變越美的前景……經過教師巧妙地設疑,學生想象、交流,既解決了課文的學習難點,又在想象中獲取了新知。

實踐證明,隻要教師敢將課堂交給學生,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生一定能形成創造性思維。

(作者單位:南京市繡花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