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份關於中國城市步行友好性評價的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稱,在選取的35個東、中、西部城市中,香港、深圳、上海、廣州、大連等城市名列步行友好城市前五名,而鄂爾多斯、鶴崗、常熟、榆林和吐魯番被評為“不適宜步行”的城市。
按報告發起人的意見,衡量一個城市是否適宜步行,有四項指標。分別是,安全性、舒適性、便捷性、政策性。此次排名第一的香港,被網友稱之為“步行天堂”,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來領略一下“天堂”的風采吧。
【安全性】
安全是出行最基本的條件,步行的安全性受到道路車輛和交通狀況的影響很大。在香港,有著很發達的立體步行係統,包括行人天橋、人行道、地下通道。在這裏出行,不會出現“中國式過馬路”,車輛也不會和行人搶道,這使市民的日常出行,有了很大的安全保障。
【舒適性】
步行道是否舒適,如寬敞平坦、有樹蔭、既不擁擠髒亂又不空曠無聊、是否有霧霾等狀況會影響人們步行的意願。人出來走路,又單單隻是為了走路。幹淨整潔、風景秀麗的街道,不僅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同時也是行人的心情。香港的街道,看上去就賞心悅目啊。
【便捷性】
便捷性包括街道的聯通性、可達性是否好,是否需要繞很多彎路,是否步行不遠就有各種服務設施等。就香港來講,這個城市的部分地區行人天橋還裝有空調,以創造舒適的步行環境。而有的城市呢,別說是天橋上裝空調,就是找遍一整條街道,也不見得能找到一個公共衛生間。
【政策性】
一個城市的政府是否重視步行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規劃時是否以慢行交通(慢行交通包括步行、自行車的非機動車交通方式)方式為主導等,也影響著這座城市是否適宜步行。香港政府一直重視城市規劃建設,使它充滿魅力,所以,這正是很多遊人慕名來港的重要原因。
步行是最為健康的出行方式。在社區中,步行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人們更有歸屬感,同時,步行還能減少能源的使用和碳排放,從而改善空氣質量,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編輯\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