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憋悶的張煜(1 / 2)

在張煜的帶領之下,原本矗立在大陣後方為前軍壓陣的張煜親軍,俱都咆哮著向陣中那些黃巾軍衝去,特別是張煜麾下的重騎兵,更是搶先越過眾人,平端著數丈長的精鐵長槍,列做四排,攜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徑直撞進了大隊的黃巾軍之中。

胯下戰馬鐵蹄踐踏,馬上騎士長槍翻飛,每一次長槍刺出,都會在那些黃巾精銳的脖子上戳出一個碗大的窟窿,有時甚至能夠一槍殺死數人,每當他們隨手將掛在槍杆上的屍體拋出之際,那星星點點的鮮血沾染到了他們火紅色長袍之上,使其更顯豔麗。

而相比之重騎兵的直接和蠻橫,輕騎兵們就顯得委婉多了,總是三五個一組,就如同一頭頭窺視獵物的餓狼,每當有黃巾軍落單之際,他們都會一擁而上,將敵人給亂刀砍死,碎肉和爛骨頭四散,將這些輕騎兵們渲染的好似地獄歸來的修羅,那透骨而出的血腥和殺意,讓人膽戰心寒。

對付這些身著重甲的步卒,以弓箭作為主武器的遊騎兵,相比之前兩位的手段就要遜色多了,如不是恰巧命中這些黃巾軍的弱點,很難將其給殺死,故而遊騎兵們往往都會選擇那些不著甲的普通黃巾軍作為目標,接連發動二連矢技能,漫天的箭矢飛舞,收割了無數黃巾的性命。

不過己方原本就顯得淩亂不已的方陣被騎兵這樣亂攪和一通,卻是除了前軍陣地在典清和董傅的極力抵擋之下還能勉勵維持之外,其他地方全都亂成一團,漢軍和黃巾軍相互廝殺在一起,就好似在漢軍陣中開辟出了第二個戰場一般,讓人側目。

作為一軍主帥,張煜並沒有選擇統率機動性、殺傷力乃至安全性都更勝一籌的騎兵部隊,反倒是領著麾下僅僅隻有兩百數的三階重步兵,直朝陣中的黃巾軍碾去。

這些重步兵手中揮舞著的重劍和利斧,絲毫不遜色於對麵黃巾的那些披甲精銳,以張煜作為箭頭,和那些著甲的黃巾軍嘩啦啦的一下撞在了一起,沒有額外的呐喊和喧囂,有的隻是兵器的熠熠寒光和擊中敵人時候的悶響和飛濺的鮮血和腦漿,一紅一黃兩撥軍士就如同是兩台大馬力的壓路機,碰撞嘶吼著,相互消耗著對方的有生力量。

跳劈,揮砍,衝撞,簡單而直接,值此毫無花俏的碰撞,才算是真正體現出了一支軍隊的戰鬥力,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到張煜了,在他的刻意訓練之下,使得漢軍一方擁有著遠超敵人的協同作戰能力,而這一優勢使得張煜麾下的重步兵在與實力相當敵人交戰的情況下占盡了上風,原本人數還略多於漢軍的黃巾軍,硬是被漢軍們攪成了三對一乃至四對一的不平等戰爭。

往往一個黃巾軍在和一名漢軍捉對廝殺的時候,不經意間就會在其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一柄巨劍,在黃巾軍目瞪口呆的神情之下,將其給攔腰斬斷,也就是憑著這樣一股默契,讓原本zhan有人數優勢的黃巾軍被漢軍打得節節敗退,殘存數千人的隊伍竟被張煜領著不足千數的漢軍給重新圍了起來。

甚至於,自混戰開始,一直都是充當看客的弓弩手們也有了發揮的餘地,一支支閃耀著森然冷光的箭矢伴著黃巾軍的慘叫聲落入陣中,肆意收割著這些亂軍的生命。

第一次親身經曆這樣激烈的大規模廝殺,即便是以張煜的沉穩,也不由得被驚出了數把冷汗,剛剛的戰鬥,因為他一直都是衝在最前方的緣故,真可謂是危險萬分,好幾次他都與死神擦肩而過,要不是身邊親軍的拚死護持,可能他現在身上就不會隻有這區區數條血口子了,可能連他的腦袋也一齊給別人摘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