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教授自己也在猶豫,因為現在大家看上去還能熬得住,但是如果今天過去之後,再沒有水和食物,估計就有人會倒下了,但是現在就讓大家放棄尋找出路的念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就這樣帶著大家四處尋找出路,也可能到時候無謂浪費了體力而錯失了去補充水和食物的最好時機。
正在楊教授還在思考的時候,誌雄突然說話了:“誰的手機還有電?我的手機裏麵的指南針可以用。”聽到這個消息,楊教授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
大家把手機都拿了出來,大家一起有七部手機,一部衛星電話。有電的大概還有五部手機,其中電量還有一半以上的手機是誌雄的手機,顧小明的手機,顧長林的手機,還有小譚的手機;孫鵬的手機沒有電了無法開機,黑麵神沒有手機,楊教授的手機摔壞了,也無法開機。有電的手機裏麵,有指南針功能的有兩部,誌雄和顧小明的手機有。
楊教授根據現在的情況給大家製定了一套方案,因為根據張燕華的分析,大家現在所處的位置離出口應該很近,那麼就分成三組人,其中兩組人有指南針帶路,另外一組由楊教授自己帶領。
三組人分別向正南、正北和正東三個方向分別沿直線距離走1到2個小時,如果發現出口,就出去報警求助,如果沒有發現任何出路,就原地按反方向折回,然後就在這裏彙合。沿途每組帶一個空礦泉水瓶,如果發現水和食物,都必須要收集起來。
張燕華女士非常不解地問:“為什麼不分成四組人?!如果分成四組人,四個方向,那肯定會有人找到出路的!”
楊教授冷靜地回答:“沒有指南針的指引,這裏麵誰還可以按照自己走過的路再找回來的?!而且我們人手也不夠分成四組,如果三組人都無法找到出口,那明天我們就可以直接看看最後一個方向,也許我們不會有那麼差的運氣。”
分組是楊教授安排的,誌雄和孫鵬一組,楊教授和黑麵神一組,顧長林和自己兒子一組,本來計劃是讓小譚和張燕華留守,但是張燕華自己卻死都不願意在這裏等待,見張燕華那麼堅持要跟顧長林那組一起,楊教授也無可奈何,最後幹脆小譚也無需留守,大家就這樣分了組。
黑麵神給了誌雄和顧長林沒人一個空礦泉水瓶,誌雄這才想起來黑麵神早先收空瓶子原來是用到這裏。黑麵神用軍刀砍下很多樹枝,然後又在附近找了幾塊石頭,把樹枝圍在一起用石頭壓住,算是做了個標記。
楊教授吩咐每組人,在指定的方向,根據指南針的指引,不要偏離方向,最多走兩個小時,無論找不找的到出路,都要原地按反方向折回,而且沿途留意水和食物(野生果之類),注意安全。
顧小明打開指南針,一邊試著找方向,一邊向楊教授請教,誌雄也抓緊時間向楊教授詢問一些注意事項。大家大概都明白了指南針的使用方法和辨別方向的方法,也大概理解了按照一定的方向直線行走的意思。楊教授又再三囑托每組人要注意的事項之後,三組人分頭開始尋找森林的出路。
按照計劃,誌雄一組人是向正北的方向行進,顧長林一組人是向正南的方向行進,這樣的安排實際是是考慮到誌雄和顧長林並沒有什麼野外行走的經驗,所以幾乎是完全依照指南針的指示,應該不會出現大的偏離。
楊教授選擇了向正東的方向,雖然他自己並不相信可以找到出路,但是也需要出去尋找和補充水和食物啊,所以這樣的安排既可以抱著僥幸的心態去尋找出路,也可以讓三組人把這個範圍的森林周邊環境熟悉一下,就算找不到出路,最起碼應該可以找到水源和食物吧。
誌雄和孫鵬因為年輕,所以體力還算保持的不錯,一個多小時走下去,誌雄都是按照指南針的指引,按照正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