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弓沒有回頭箭(1 / 1)

開弓沒有回頭箭

卷首

本月,中國一年一度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兩會”召開。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兩會”,是在執政黨十八大確定新的領導集體和發展戰略以及各地換屆選舉完成之後召開的,本次“兩會”,將選出新一屆中央政府。“兩會”之後,執政黨十八大確定的發展戰略也將通過國家意誌落實轉化,中國將走出換屆政治特有的穩定發展節奏,步入新的發展軌道,承前啟後,其指標意義自然不一般。

在經曆三十多年蔚為壯觀的高速發展之後,今日中國所麵臨的發展機遇和空間,迥異於以往。

頂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名銜實力,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也在不斷加大,中國企業和資本,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不發達世界出手闊綽,已成為美歐發達經濟體在資源和市場不可小覷的有力競爭者,中國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乘用車市場、最大的奢侈品市場等,世界對於中國的期望越來越大,心情也越來越複雜。

但是,與世界看到的豪闊和期待相比,繁華熱鬧的都市麵具下,中國依舊是一個落後貧困的人均低收入國家,2011年人均國民總收入位列213個國家地區排序中的第114位,隻及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的1/8多,還有1.2億多人口需要扶持才能脫貧,城鄉、區域發展之間差距巨大。雖然經濟依舊可能保持較高增速,但過去傳統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已經不可持續,其不良後果,尤其是對資源環境的濫用和破壞,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負資產,消化解決的問題複雜而沉重。更複雜棘手的是民心,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衝突越來越大,社會流動性通道愈益窄逼,漸成為社會健康發展的隱性炸彈,腐敗問題、三農問題、拆遷問題、環保問題、公民基本權益保障問題引發的社會衝突,從個案漸漸普遍化。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一員,物質財富和受教育程度以及對於資訊的掌握,越來越多中國人對於外部世界和現代文明的認知,以及對於自身能力和國情民意的認知,已非吳下阿蒙,權利意識的覺醒,使他們對特權、腐敗和不公正更加痛恨,對自己的權利受到不當侵害產生的被侮辱與損害感更加敏感,他們的訴求已經不僅僅局限在經濟利益範圍。

對成長的期待是過去改革的成果,也是中國社會繼續前行的力量,但傳統的體製和管治理念卻與之漸行漸遠了。

時下流行的《舊製度與大革命》一書中,托克維爾曾這樣描述大革命時期的法國:“ 革命的發生並非總因為人們的處境越來越壞。最經常的情況是,一向毫無怨言仿佛若無其事地忍受著最難以忍受的法律的人們,一旦法律的壓力減輕,他們就將它猛力拋棄。被革命摧毀的政權幾乎總是比它前麵的那個政權更好。”

開弓沒有回頭箭,發展仍然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要發展就要有調整和改變。傳統民營經濟發展的困局和以新技術為支撐的新經濟的崛起,從不同側麵揭示了過去政府憑恃資源配置權力刺激經濟、發展新項目和特定產業的模式的困境,以及調整的方向。在社會政治等領域的改革,則更需要民眾的平等參與,民眾的自我判斷自我選擇的權利若得不到尊重和釋放,發展就不可持續,以人為本也終究落不到實處,社會問題將更加複雜。

十八大報告指出,“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製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係,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對於中國來說,如何讓社會大眾平等參與改革,並真正分享改革的紅利,不僅需要宣示,更需要推進落實的勇氣和當代智慧,以及行動的迫切感。開局之年,最是關鍵。

如此,中國才會跨越自己的成長痛,才會有真正美麗的大家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