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有所作為(2 / 2)

陳靜璿以勝利者的姿態站起身,跟著張為康走到了車前。臨上車前,她突然飛快地在張為康的臉頰上親了一下,接著就鑽進了車。張為康一下子呆住了,他看著寶馬車絕塵而去,半響才回過神來。

張為康不知道這時候該高興還是該煩惱,隻想早點回宿舍靜一靜。可是怎麼也得跟馬明涵打個招呼,他訕訕地走到馬明涵旁邊,看著外麵的幾桌客人,說:“現在客人越來越多了,是吧!”他邊說邊撫摸著小北的頭發。

馬明涵沒理他,眼睛看著外麵說:“聽小北說,你說你女朋友比我漂亮,是嗎?”

張為康有點發窘,低頭看了小北一眼,小家夥正啃著一塊骨頭。他心裏說,你這個小子傳話道傳得挺快。他不知道怎麼說好,隻是辯解說:“那不是我女朋友!”

馬明涵看了他一眼,心說你說這個誰相信啊!不是女朋友大庭廣眾下親嘴!就不再理他。

張為康站在一邊挺尷尬的,逗了小北一會兒就回去了。

張為康這段時間覺得確實很閑,特別是有了和馬玉國一家的特殊關係,馬玉國特別的照顧他。張為康認為不管怎麼樣,馬玉國都不會說或者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而且張為康把握的原則挺好,既同每個村幹部混得特別的熟,又走的不不是很近。同時他又承擔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迎接鎮上區裏的檢查,寫寫報告,這是村幹部最希望他做的,他們特別頭疼的是給上麵寫書麵彙報材料,現在村裏的文字工作全交給了張為康。這方麵的工作量也不是很大,就是隨機性比較大,以張為康的文字水平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所以張為康就琢磨著得搞一下個人的事情了,特別是明年他就要評中級職稱了,得發表一些專業性的文章。這段時間,張為康看的報紙比較多,也有了一定的思路,就寫了兩篇論文,寄給了在大學任教的同學,幫忙給發一下。

這時候的論文發表也很簡單,要求的學術水平不是很高,隻要你能交納一定的版麵費,即使在國家級期刊,甚至核心期刊發表也是比較簡單。

通過這段時間對馬家莊的了解,張為康掌握的情況比較多,比如人口情況、土地情況、村民的文化水平包括生活水平都了解的比較透徹。而且因為張為康一直住在村裏,和村民接觸也比較多,久而久之都比較熟悉了,甚至好多村民他都能叫上名字。

特別是一些年齡大的村民,有一些喜歡在陰涼地裏下象棋,張為康有幾次跟他們過招,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張為康的棋藝明顯就比他們高出一截,因此他們都喜歡和張為康下棋,甚至請張為康在旁邊指導。張為康寫論文的那段時間,經常有人過來喊他下棋,弄得張為康很是被動。但也就是這樣,隨著和村民的熟悉,不僅和村民建立的良好的關係,而且對村裏各方麵的情況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

馬家住地處城郊,人多地少,每個人隻有5分地,大部分用來做蔬菜大棚,這樣實際所需要的農村勞動力很少,大部分人都是中老年人從事農業勞動。而青壯年勞力在清河區附近幹臨時工的比較多,再一個就是自己做點小生意。還有不少人從事廢舊鋼鐵的收購生意。從楊家鎮中心大街一直往北,就是一個清河區比較有名的廢舊鋼材市場。馬明軍就在那裏從事廢舊鋼材的收購生意,收入還不錯,一年掙個10來萬沒問題。

在沒有開飯店之前,馬明軍幾乎全家都在那邊忙活。所以當張為康建議他們開飯館的時候,馬玉國也正是基於此,才決定下來,因為那邊就他們爺倆完全能夠照應的下來。

張為康經過分析,認為馬家莊最不安定的因素在於20歲以下的半大小子,這些孩子大多數初中畢業以後就留在了家裏,家裏的生活不用他們操心,頂多就是多少幫襯家裏幹點雜活,而這些孩子又都是精力旺盛,難免出去惹事生非,又因為回民比較團結,動不動就會出現群體性的鬥毆,而這些孩子有一個靠山,就是馬明軍。

馬明軍是馬家莊和金家莊回民青年的領軍人物,講義氣,好勇鬥狠,加之學過武術,這附近的回民都服他。這一點張為康倒是沒有想到,因為馬明軍在家裏,簡直是一點地位都沒有,媳婦妹妹都對他呼來喝去的,可沒想到他居然是附近呼風喚雨的人物!

但張為康知道,馬明軍決不是所謂的黑社會老大,他隻不過是為自己族人出頭壓陣,從他對家庭的顧念就可以看得出來。張為康想,關鍵是得把這些半大小子們的精力轉移一下,找到一個正當的發泄口。

經過一番思考,他準備利用村委會閑置的房間設立一個村民之家的活動室,一間用作棋牌室,這樣在外麵下棋的老年人就有了一個固定場所,而且能夠風雨無阻的娛樂;再一間用作乒乓球室,主要是讓年輕人活動;棋牌室比較簡單,隻要有房間就行。

乒乓球室就差一張球台,張為康記得學校廢棄的倉庫裏就有一張舊球台,質量還不錯,給學校說說應該可以拿來用。打定了主意,張為康決定什麼時候找馬書記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