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貧血的治療,應治療引起貧血的原發性疾病,如果是由於營養成分缺乏引起的貧血,則應補充相應的營養成分,糾正貧血。如女性出現缺鐵性貧血,則應在懷孕前積極治療失血性疾病,在孕期應適當增加營養,並給予鐵劑補充;對於葉酸缺乏的巨幼細胞性貧血,在孕前、孕期均應注意營養,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保證膳食結構的合理性、各種營養成分的均衡性。
陰道炎
女性生殖器炎症是婦女常見疾病,主要有外陰炎、前症大腺炎、陰道炎、子宮頸炎及盆腔炎等。而引起女性生殖道炎症的病原微生物有許多,如:淋菌、梅毒螺旋體、衣原體、病毒、真菌、寄生蟲、原蟲等。而陰道的炎症則多由滴蟲和白色念珠菌引起。
滴蟲性陰道炎是由滴蟲在月經前後大量繁殖而引起炎症發作。滴蟲通常隱藏在腺體及陰道皺襞中,消耗和吞噬陰道細胞內的糖原物質,阻礙乳酸的生成,改變了陰道的酸堿度,破壞了防禦機製,促進繼發性的細菌感染。滴蟲性陰道炎表現為外陰瘙癢和有稀薄的泡沫狀白帶,也可造成尿道感染,而出現尿頻、尿痛等症狀。嚴重的陰道炎症常常導致不孕,因為大量的白細胞和泡沫狀白帶使精子的運動發生改變,不能到達輸卵管與卵子結合。
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起的。白色念珠菌是條件致病菌,隻有當局部的環境條件適合時,才易發病。如懷孕、糖尿病或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療的患者,由於陰道中的糖原增加,酸度增高,適合念珠菌生長而造成其大量繁殖則會引起炎症。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主要為外陰瘙癢、灼痛,症狀嚴重時,奇癢難忍,坐臥不寧,痛苦異常。還可出現尿頻、尿痛及性交痛,白帶呈現豆腐渣樣改變。
陰道炎常常引起新生兒的感染,因此在孕前、孕期應治療陰道炎。不同病原引起的陰道炎的治療方法不同,應該在查到病原微生物後,針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使用抗菌藥物治療。
盆腔炎
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炎症時,即為盆腔炎。盆腔炎依據其發病過程和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發病急驟,可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敗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後果。而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發展而來,炎症反複發作,給患者帶來身心痛苦。
女性生殖係統具有自淨的功能,平時能有效地防禦細菌的入侵,增強對致病菌的抵抗能力。但是由於產後或流產、宮腔內手術操作、月經期間的不良習慣、鄰近器官的炎症等等均可破壞生殖係統的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杆菌、厭氧菌、淋菌、沙眼衣原體、支原體、皰疹病毒等菌群的平衡。這些病原微生物經外陰、陰道、子宮頸及子宮體創傷處的淋巴管侵入盆腔組織,引起盆腔器官的炎症,是感染病原體擴散的主要途徑;或者病原體先侵人人體的其他係統、器官,再經血液循環感染生殖器官;或者沿生殖器粘膜直接上行蔓延;或者腹腔中的其他髒器感染後,直接感染到鄰近的內生殖器官。
盆腔炎可表現為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輸卵管炎、輸卵管積膿、盆腔結締組織炎、盆腔腹膜炎、敗血症或膿毒血症,嚴重時很快出現感染休克或死亡。如果盆腔炎在急性期未經徹底治療或者患者體質較差,則轉歸為慢性盆腔炎。這樣,患者會出現慢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水、輸卵管卵巢炎及輸卵管卵巢囊腫、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症等,多表現為精神差、失眠、下腹及腰痛(常在勞累、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由於盆腔的炎症充血,病人可有月經量增多,月經失調等症狀。盆腔炎患者由於因輸卵管的反複的炎症,可導致輸卵管粘連、阻塞,而不孕。如果患者抵抗力差時,慢性盆腔炎可轉成急性或亞急性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