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遺傳與優生孕前早知道(10)(2 / 2)

受孕需要的奈件

人類繁衍生息的過程其實就是男性和女性相互結合,完成生殖和孕育的過程。男、女生殖係統的健康、成熟及功能完善是這一過程的基礎。

生殖的進行有4個基本條件。首先,有成熟、健康的卵子排出。生殖係統發育成熟的婦女雙側卵巢每月排出1個卵子:卵子的排出和排出卵子的質量與年齡、全身健康狀況、精神狀態及外界環境變化都有關係。一般卵巢排卵大約在月經周期的中間,卵子排出後約存活16—24小時,在12小時內活力最好,如24小時內未受精則死亡。

其次,精液和精子的質量要有保證。精液的組成、酸堿度、液化時間、精子數量、形態及活力都決定著精子能否克服重重阻難,把握時機,在合適的時間和場合使卵子受精,並且保證受精卵的質量。

再次,要求女性的生殖器官正常。精子和卵子順利進入輸卵管壺腹部對女性的生殖器官的要求是嚴格的。要求女方子宮頸正常,輸卵管通暢,蠕動能力正常。及盆腔內無粘連。正常子宮頸在排卵期宮頸黏液清亮稀薄,精子較容易穿過並鑽入宮頸黏液中,進入後儲存於子宮頸管內。精子由宮頸管不斷地遊向子宮腔內,遊向輸卵管。如果子宮頸有炎症,黏液黏稠厚密,精子難以穿過,其後的過程也就無從進行。卵巢把卵子排到盆腔內而後被輸卵管傘端吸入輸卵管內,輸卵管蠕動推動卵子前進到達壺腹部。輸卵管的通暢。蠕動能力正常。及盆腔內無粘連是收集、運送卵子的前提條件。受精後受精卵進入宮腔也需要這些條件的保證。

最後,子宮內膜在排卵後的分泌期發生改變。受精卵發育成桑椹胚、胚泡,植入子宮內膜後繼續發育成長。此時胚胎是否能繼續發育成長,取決於胚胎自身的生活能力和內膜能分泌足夠的營養。如果內膜有炎症或既往有炎症,尤其是子宮內膜結核形成疤痕,內膜則猶如貧瘠的土壤,基礎環境不利。胚胎不能或難於著床。

生男生女的奧秘

許多人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想知道孩子的性別,並依此來為孩子準備衣物、布置房間等;或是有一些人受封建思想的影響,重男輕女,希望生個男孩,可以續“香火”。但不管人們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他們總是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心願去生男孩或女孩。那麼對於生男生女,究竟能不能“未卜先知”呢?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答案是肯定的。

中國古代醫學和西方醫學史中都對胎兒性別的決定眾說紛紜,直到200年前,人類對性別分化還是茫然無知。1677年,荷蘭人安托尼萬,列文胡克在顯微鏡下首次見到精子,150年後德國人貝爾看到了哺乳動物的卵子,科學認識人類生殖奧秘的過程從此開始。1902年美國人麥克魯格發現了性染色體,使人們對性別決定開始有了正確認識。根據科學界對性染色體的研究,普遍認為性染色體中來自男性的Y染色體是生男生女的決定因素,決定胎兒性別的基因是睾丸決定因子(TdF),TdF的異位或缺失引起遺傳性別和表現型之間的變態。這一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人類提供了發展性別控製和基因治療技術的理論基礎。但是,對性別決定因子的真實麵目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人類的生殖細胞中,有23對即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1對為性染色體。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男性的性染色為XY。生殖細胞在發育成熟時經過兩次減數分裂,46條染色體減少為23條。其中由於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故分裂後卵子隻含有X性染色體,而男性的性染色為XY,分裂後精子可分別含X或Y性染色體。胚胎的形成要求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後受精卯內來自父母雙方的染色體融合,又恢複成23對,其中性染色體配對表現為XX或XY。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為XX型,胎兒發育為女性;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為XY型,胎兒發育為男性。由此可見,胎兒的性別是由男性參加受精的精子是X精子,還是Y精子來決定的。男性一次射出含有大量X精子和Y精子的精液,而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是隨機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除了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外,性別也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

①受雙親遺傳素質的影響:許多資料都列舉了這樣兩個例子:英國有戶居民,10代共生了35個孩子,其中33個男孩,2個女孩。可是一個女孩早天,另一個出現男性化征象。另一例是法國人。3代中生了72個孩子,全部都是女性。

②受運動的影響:性別與運動也有一定的關係,如劇烈運動後血中肌酸、肌酐、乳酸等酸性物質增加,不利於Y精子活動,造成生女孩的幾率大一些。

③受某些病毒和金屬元素的影響:性別與某些病毒和金屬元素相關,麻疹流行地區出生的男孩多於女孩,水含鎘量增高地區的女孩出生多於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