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幼年沒教養,終身沒教養(1 / 1)

專題

我在半夜接到了米蘭的電話,電話那頭,米蘭的聲音哽咽中帶著無奈,她說:“馬小軍離家出走了。”掛了電話後我歎口氣,穿上衣服,不知道第幾次在這樣的夜晚走出房門去和米蘭一起,在深夜廣州的街頭去找馬小軍。是的,她那一不如意就離家出走,目前已“出走”不下十次的寶貝兒子,馬小軍。

馬小軍現在二十歲,老爹是廣州的高官,家境殷實後台很硬。出國念的高中,念完後聲稱需要一個Gapyear,於是回家,什麼也不做,天天刷著爹媽給的卡過Gapyear。米蘭偶爾提醒他兩句規劃未來的事,就黑臉發脾氣,光手機就在爭吵中砸爛了好幾個,而這,也是他今天晚上再次離家出走的緣由。

路上米蘭邊開車,嘴裏邊不停地念叨,說著些“這孩子一點都不會替人考慮,太自私”“越大越不好管了”之類的話。看著她心煩意亂的樣子,我隻能在一旁默默感慨:“不是越大越不好管,是你從小就沒認真管過他吧。”當然這話,是不能當麵說出來的。

我始終記得那年,跟米蘭一家去三亞度假的情形,那時候,馬小軍才五歲。

抵達酒店的第一天晚上,米蘭訂了包房吃晚飯。因為是旺季,上菜速度比較慢。期間馬小軍一直低著頭玩遊戲機,完全不跟家人說話。當菜好不容易上來第一道,是海南名菜文昌雞,端上桌還沒轉到米蘭婆婆跟前,馬小軍就支著筷子往盤子裏叉開了,邊撥拉邊大剌剌地嚷著:“翅膀呢,我要吃翅膀!”,兩秒鍾的時間就把擺盤細致的文昌雞叉成了一盤散肉,而他奶奶在一旁看著,隻是充滿寵溺地笑著說:“小軍喜歡吃雞翅,全都給小軍。”在這之後的每一道菜,幾乎都是馬小軍首先動筷子,遇著喜歡的,就夾走大半。我在一旁很無語:難道吃飯時讓長輩先動筷不應該是基本禮節嗎?!看著馬小軍自顧自的吃相,我隻想罵髒話,這要是我兒子,看我不給他結結實實地打一頓。我轉頭望向米蘭,她對這一切壓根就沒什麼反應,笑嘻嘻地往馬小軍碗裏又夾了一個雞腿。

接下來的幾天對我而言,就相當於是圍觀了一場米蘭全家從上到下對馬小軍無盡溺愛的劣質連續劇:在餐廳跑來跑去玩槍戰,是“活潑”;對服務員頤指氣使,是“有主見”,坐飛機吵鬧是“沒辦法小孩子都這樣”。對缺點選擇性視而不見就算了,還要扭曲美化一番,簡直是世界上最藐視人類智商的腳本,看得我都快吐了,終於忍不住向米蘭試探性地提醒:“這樣,馬小軍的脾氣會不會太驕縱了些?”米蘭看著我,一臉無所謂:“小孩子嘛,不懂事,再說小男孩就是要調皮點才好。”拜托這可不是“不懂事”和“調皮點”那麼輕描淡寫好嗎,根本就是沒家教啊!

鑒於他們很可能已經將禮貌從養育計劃裏剔除,我隻好再一次將髒話活生生吞回肚子裏去,從此暗自決定:一定要盡可能讓自家小孩遠離馬小軍,避免被荼毒!

深夜尋找馬小軍其實並不費力,我和米蘭早已經對他離家出走的套路輕車駕熟,所謂離家出走,無外乎出了家門直奔五星級酒店。我們很輕鬆地就在麗斯卡爾頓酒店前台問到了他的房間。但當我提出上樓時,米蘭卻表示不用了:“過兩天錢花光了他自己會回家,知道他在這就可以了,總比去那些不三不四的夜店鬼混好。”

於是我們回到車上,打道回府。一路上彼此都有點心思複雜,我想安慰米蘭些什麼,卻總覺得言語很幹澀,兩人沉默了一路。

回家躺下後我不由得再次想到五歲的馬小軍一臉驕縱地從盤子裏叉雞翅膀的情形,身旁是他滿臉寵溺的媽媽和奶奶。

記憶中五歲的馬小軍和二十歲的馬小軍嚴絲合縫地重疊在一起,沒有絲毫違和感,他們臉上都長著同一種表情:自私、驕縱。

而且成年後的馬小軍,還多了一份不負責任。

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幼年沒教養,終身沒教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