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對危機的直接辦法,就是開會。
一撥人圍坐著,肅穆得像參加葬禮似的。本來也是。
第一點,謝恩說,“東部的營救工作……”這當然是當前重中之重,給會議定下了基調,也堂而皇之地成為了這一章的基調。這場聲勢浩大的救援行動牽動了政府每一線神經。如果還有神經剩餘,那也拿來應對了照例的譴責和質疑:
“政府既然有能力保全自己,那麼也應該有能力避免這麼大的傷亡!”
……
諸如此類。
第二點,……第二點……這個……會議開著開著,好像就隻剩下第一點了。好像沒什麼其它可救的?第二點?不知道。不是說要降低碳排放嗎?哦,那是次重點,怎麼可能和營救工作相提並論呢?
直到直升機離開,政府對颶風的破壞也是始料未及。他們隻知道風暴潮來勢洶洶,很可能導致白宮和五角大樓癱瘓,但像這樣超出預料數倍的破壞,他們是丁點兒沒想到。
這場修改美國未來的大災難後,自己能安然坐這兒開會,已經讓謝恩慶幸了滿天。
極端天氣的增多是明顯的,今年這種案例也不是一撥兩撥了。災難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就拿美國說,先有1、2月的幹旱,然後有3月爆發式大規模降雪,再後是4月的迅速回暖和之後雷打不動的烈日炎炎。洛杉磯曠日持久的熱浪就夠受的了,沒想東部差點被颶風搞回石器時代。
其他國家就好了麼?顯然不。日本狂下冰雹;哥倫比亞的暴雨幾乎持續了一周;中國西南幹旱,東南昨天遭台風,核電站出事,成為美國颶風災害之外的第二個國際焦點,現在也馬不停蹄搶救著。中國向美國人道主義捐款,美國向中國人道主義捐款,好不熱鬧……
不管這是否溫室效應所為,情況都甚為堪憂。東部史無前例的颶風災難,簡直讓人覺得世界搖搖欲墜。
不過謝恩現在不想這些。他的首要任務是救援工作,還能想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