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準備” 分量表得分最高,說明高職高專學生在擇業決策過程遇到的困難主要集中在擇業決策的開始階段,即對於是否開始職業決策的心理準備不足,擇業決策準備狀態不佳。 “不一致信息” 分量表得分低說明,在擇業決策過程中出現的有關自我心理內部的矛盾、不同職業信息之間的矛盾、自我認識與他人認識之間的矛盾、個人特性與職業特點之間的矛盾方麵,高職高專學生的體驗較少,或者說當這些矛盾產生後,他們能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
“缺乏關於職業的信息” 因子得分最高,說明高職高專學生在進行擇業決策的過程中,對有關職業信息缺乏必要的了解或不能掌握更多的職業信息資源,無法有效地做出選擇。
(二)高職高專學生擇業決策困難的性別差異
以性別為自變量,職業決策困難總量表、分量表和各因子的得分為結果變量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高職高專學生的職業決策困難在性別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男女學生在總量表得分上具有顯著性差異。除了“缺乏動機”之外,所有分類困難的得分(包括未有顯著性差異)都是女生高於男生,即在女生比男生具有更多職業決策困難。
(三)高職高專學生擇業決策困難的年級差異
以年級為自變量,擇業決策困難總量表、分量表和各因子的得分為結果變量進行多元方差分析,結果顯示,高職高專學生的年級差異達到極其顯著水平。不同年級的學生在總量表得分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缺乏準備”、“缺乏動機”、“缺乏信息”、“缺乏決策過程的知識”、“缺乏關於自我的信息”、“缺乏職業的信息”和“缺乏獲得信息方式的信息”上也達到了差異顯著水平。多重比較結果顯示,在各因子上,二年級學生的困難比三年級多。在“缺乏準備”上,一年級和二年級均比三年級有更多的困難;三年級在“缺乏動機”上的困難最少。
(四)高職高專學生擇業決策困難的專業差異
以專業為自變量,擇業決策困難總量表、分量表和各因子的得分為結果變量進行了多元方差分析,結果顯示,高職高專學生職業決策困難專業差異不顯著,不同專業存在極顯著差異的因子隻有“缺乏有關職業的信息”。多重比較結果顯示,文科專業比工科專業學生的職業決策困難多,而理科與工科、理科與文科專業學生的擇業決策困難不存在顯著差異。
(五)大學生職業決策困難在接受職業輔導變量上的差異
學生是否接受過職業輔導在擇業決策困難得分上差異顯著,表明學生是否接受過相關擇業輔導對於在擇業決策過程中影響明顯,即接受過輔導的學生在擇業決策的過程中比沒有接受過輔導的學生更容易做出選擇,決策的困難更少。
三、討論
(一)高職高專學生擇業決策困難的總體特點分析
研究發現,高職高專學生的擇業決策困難總體上處於中等偏下水平。劉長江和郝芳(2006) 的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結果。從擇業決策困難的不同階段來看,高職高專學生的困難大多集中在“缺乏準備”這一階段,在“缺乏信息”方麵也存在較多困難,這表明高職高專學生在進行職業決策之前準備不充分,對是否要進行決策猶豫不決。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可以從目前大學生就業現狀找到,對於一些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就業好像是高年級的事情,這也從另一個側麵說明了許多學生在擇業決策上比較消極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