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習主席南南合作新政改變中國影響世界(1 / 1)

習主席南南合作新政改變中國影響世界

卷首語

作者:李樹林

2015年9月以來,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論壇上,刮起一股“南南合作”勁風,引起全世界人民關注。習主席宣布了中國推進全球南南合作一係列新政:中國將先期投入20億美金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國將設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中國將建立南南合作與交流學院。中國推進南南合作新政不但在國內是首創,而且在全球南南合作史上也是史無前例的。

南南合作與中國管理智庫內在邏輯

南南合作與中國管理智庫(簡稱CMTT)有著內在聯係,中國首家北京全球南南科技發展中心,就是CMTT重要核心成員,南南合作為管理智庫帶來許多夢想。

20世紀初,CMTT已經完成中國近100家企業的成功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如何把中國經驗與發展中國家共享,進而帶動中外企業合作與交流,就這一問題2004—2006年以來,我曾多次從“世界管理大會”上去尋找答案,國外大部分商學院式論壇對CMTT幫助都不大。正在困境之時;一個偶然機會,我結識了聯合國計劃開發署南南合作特設局周一平局長,得知聯合國為發展中國家交流與合作提供的多邊舞台,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啟發很大,這使我們從中找到了一條嶄新道路。

為了進一步了解南南合作、宣傳南南合作、發展南南合作,我曾兩次與聯合國南南合作高級官員進行座談並對其進行了采訪,2012年國內成立了首家北京全球南南科技發展中心,成為中國管理智庫核心成員單位,這為發揮CMTT“研究、媒體、顧問、國際化”結構性優勢作出了貢獻,為推動中國及全球南南合作有了組織保證。

中國與全球建立起南南合作新機製

中國在南南合作方麵取得很大成績,但30年來,中國南南合作與改革開放形勢相比發展緩慢,不但合作交流內容受局限,而且從國家層麵上建立互動機製全球共享不夠。

習主席提出南南合作新政最重要意義和作用是,中國與全球建立起南南合作新機製。這種新機製是將“理念—科技—知識—人才”進行通盤整體考慮。使南南合作從硬變軟、更符合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和本質。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他們不僅需要技術,還更需要使技術發揮作用的新理念、新經驗和稀缺人才等配套因素,有了這些全麵的東西,技術才能造福於發展中國家。這次習主席提出南南合作新政,就是解決南南合作長期以來無法解決的瓶頸問題,從南南合作內在規律和需求上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南南合作新時代開始了

習主席提出的南南合作新政,將改變中國和影響世界。

對國內來講,如何在體製上保證南南合作新政的落實,現在中國南南合作協調機構十分薄弱,隻有一個處級單位在行使項目管理權,急需從全國角度,把部際鬆散機製,變為更緊急而高效的機構來運行。

目前,我們職能部門,普遍缺少南南合作規劃與計劃,特別與習主席提出的南南合作新政還差很遠。

習主席宣布要成立我國南南合作與交流學院,教師問題怎麼辦?教材問題怎麼辦?都是要研究和解決的緊迫問題。國內雖有國際貿易方麵的教育體係,但精通南南合作方麵的人才很少,亟待進行教育和人才製度的改革。

對國際上來講,我們要與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進行緊密合作,製定全球南南合作新標準,加強對南南合作的管理。同時,我們也要與不同類型的發展中國家,共同製定具有個性特點的規劃與計劃,製定並不斷完善南南合作綜合綱要和專項綱要更是迫在眉睫之事。

習主席提出的南南合作新政,正在改變中國、影響世界,讓我們滿懷激情,迎接這個偉大時代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