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宮中根本找不到可以恢複內力的辦法,隻能到宮外去想辦法,可偏偏沈凝華怎麼都不放她出宮。
送走了步玲瓏,紅菱走到沈凝華身邊:“娘娘,如果不是您心思細膩發現了端倪,誰也想不到這位玲瓏公主進宮的時候,竟然是位深藏不露的高手。”
“隻能說步玲瓏運氣太差,她掩藏一身武功入宮而來,目的肯定不單純。當初,為了讓屠蘇家和怡親王對上,皇上設計暗中對步玲瓏用了藥,那藥放在普通人身上不過是虛弱、頭暈幾日罷了,可放在有武功的人身上,便會強行散去內力,甚至讓身體許久不能恢複。隻能說,她運氣太差。”
“隻是奴婢調查幾日,發現似乎沒人知道玲瓏公主會武功,就連她的生父怡親王都不清楚。”
沈凝華眉心一皺:“這樣就更值得深究了……”
步玲瓏想辦法出宮,怡親王卻在暗中努力讓她留在後宮之中。
原本按照他的打算,皇上看到步玲瓏之後,應該意醉神迷,然後主動要求納她為妃才是,可是之前傳揚過一陣皇上偏愛她的流言之後,便突然沒有了動靜。這讓他有些著急的抓耳撓腮,又不能直白的說將步玲瓏送給他,免得降低了玲瓏的地位,隻能忍著等待時機:
“皇上,本王代表大越國而來,是誠心實意的想要和貴國交好,今後兩國之間百年之內不動幹戈,可以讓諸多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百裏君熠打量著手中的大越國國書,眼中神色深不可測:“朕原本以為大越國必定是誠意十足,可是如今看來,怕並非如此吧。”
怡親王一驚:“皇上何出此言?我們兩國之間交手數月,各有成敗,大越國之前雖然侵占了大安國的幾座城池,但如今都已經盡數歸還,還答應送上白銀百萬來代表賠禮,怎能說誠意不足?”
百裏君熠合上手中的國書,修長的手指輕輕地在桌麵上扣了扣,絲毫沒有回答他話的意思。
一旁的大理寺卿站出來,沉著臉色便開始反駁:“怡親王怎能如此善忘,當初,我大安國正值雪災,國內情況危急,大越國沒有絲毫道義直接發兵,造成我大安國士兵、百姓死傷無數。後來,更是放肆揚言,要我大安國廢掉皇後才肯撤兵,甚至插手我大安國皇位傳承,如今,隻拿著區區百萬兩銀子就說自己誠意十足?”
怡親王神色不動的坐在座位上,絲毫不在意他的指責:“當初發兵是因為有流匪進入到了大越國領地大肆搶掠,我大越國也是被迫為之。”
“嗬嗬,流匪?調集了數十萬大軍隻為對付幾個流匪,還到我大安國的城池之中剿匪?”
“當初那股流匪太過猖獗,大越國也是被迫為之。如今已經休戰,再提這些也沒有意義,如今,還是商量一下如何談和為好,不是嗎?”
大理寺卿依舊木著一張臉,沒有一絲表情:“既然怡親王說到了和談,那就好好的分辨、分辨。第一,當初大越國無禮發兵在先,那麼就要賠償因此造成的大安國所有損失。第二,大越國對我國皇後娘娘不敬,我大安國是禮儀之邦,大越國如今國內的傳承也沒有定下來,我們就不要廢掉皇後了,隻是,從我大安國逃走的二皇子妃要遣人送回來……”
怡親王便是忍耐力驚人也不由得黑了臉,不等他說完,便開口打斷:“這不可能!”賠償所有損失,還要將步永涵送回來?這簡直是欺人太甚。
“皇上,您猜測的沒錯,大越國果真是對此次和談沒有任何誠意。”
怡親王一口氣哽在胸口:“皇上,非我大越國沒有誠意,而是這位大人的要求太過分了。”
百裏君熠揉了揉額角:“看來我們兩國之間分歧太大了,既然如此,就好好的辯論一二吧,這南書房就借給諸位了,朕還有許多折子沒有批複,便回後殿去看奏章,武平,吩咐禦膳房,準備怡親王和諸位愛卿的午膳。”
“是!”
怡親王聽得目瞪口呆,他們在這裏辯論何談,百裏君熠直接回去處理奏章,這是什麼規矩?其他官員倒是見怪不怪,皇上喜歡讓他們集思廣益,之前被留下過很多次了,如今不習慣也習慣了,禦膳房的東西還是不錯的,吃飽喝足了好好和大越國的使者們掰扯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