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軍壓境(1 / 2)

皇宮,一片肅清,氣氛顯得十分壓抑。

幾個宮女在大殿外竊竊私語,時不時朝裏麵張望,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是裏麵爆發了衝突,那她們就要萬分小心了,不然連腦袋怎麼搬家都不知道!

此時,坐在寶座上的宋仁宗心中一股怒氣,在這個關鍵時候,居然將把手玉門關的十萬鐵騎給抽掉回來,居然一點風聲都沒有露出來,要不是密探在京郊發現有大軍移動的痕跡,至今或許還被蒙在鼓裏。

將兵部尚書叫過來一問,更是氣的吐血,說是調動大軍曆練,這個理由也真是太兒戲,把自己當傻子嗎,玉門關有西夏作為威脅,雖然如今也算平靜,可是誰知道會不會再起戰亂。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使的詭計,也隻是讓西夏軍隊有僥幸之意,不過最後沒有發動戰爭,同樣讓自己有點吃驚,從中可以猜測,要麼內部出了什麼問題,或者此時一戰,根本不是什麼時機。

也就是這樣,他才敢在朝局中有如此動作,要是之前內憂外患,他也不會如此莽撞,皇權被後宮把持,自己已然成了傀儡,要是再不處理好,恐怕又是一個背上罵名的窩囊廢。這不是他想要的。

兵部尚書劉洋靜靜的站在下麵,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他心裏非常清楚,宋仁宗並非劉太後親生,雖然知道此事的人還在少數,但是所謂天下沒有不露風的牆,自己做了兵部尚書十幾年,這點消息還是可以查探出來的。

所謂虎毒不食子,若是親生的,恐怕就算宋仁宗軟弱無能,也會讓出皇權,在後麵輔政就可以,可是養子,就未必這麼信任,在骨子裏就不是一家人,雖說比其它親王家的孩子要近一些,可是說不定,在反目成仇之後,就另尋天子。

皇權落在誰的手中,誰就會有主導權,要是對方敢亂動的話,說不定就要變天。

他與劉太後是遠親,也是一條船上的螞蚱,無論朝局如何都是息息相關,要自己做的事情,也是盡十二分的心去做。既然大軍壓境,那麼她肯定有心中的想法,要知道調動邊關的軍隊,事關天下安危。

即使宋仁宗為此惱羞成怒,也沒有什麼關係,最多對自己是發發火,也不能做些什麼,畢竟有那麼大的靠山!

“說,到底想要做什麼?要謀反不成?”宋仁宗冷聲道。

劉洋恭聲答道:“皇上,這事情如此之大,微臣怎麼可能獨斷,還請陛下明鑒!”

宋仁宗重重的哼了一聲,的確如此,若是沒有劉太後的旨意,要想動用這麼龐大的軍隊,那真的是吃了野心豹子膽了。可是底下的人居然瞞到現在,也真是夠煞費苦心的。

這也給他一個教訓,探子還是人太少,對於周圍的布控不到位,隻是注意了周圍的環境,而忽略了外麵,掌控全局不對的話,很有可能就是粉身碎骨,如今的形式更加嚴峻,自己完全沒有一絲勝的把握。

要是自己此時服軟的話,那麼皇權將更加與自己無緣,就算等到太後百年之後,說定還是會有大臣挾持自己,這皇宮說大不大,可是有勢利的可不隻是皇族,比如郭皇後,家族也是軍功赫赫。

正在這時,楚楓被宣進了大殿,他倒不認識這兵部尚書,但是看宋仁宗的臉色就知道,肯定是受了氣了,應該是劉太後的那幫人,再看他身穿紫袍,很容易知道肯定是三品官員。

他上前跪道:“皇上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你,退下!’”宋仁宗強壓心中的怒火道。

等兵部尚書走了之後,楚楓才上前問了問,原來是這麼一回事,他突然想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典故來。既然大軍有所調動,又是劉太後的人,對自己構成威脅的同時,不也是一個機會。

刀也有兩麵性,一麵是刃口,一麵是鈍口,若是利用好這點,否極泰來自然不在話下。

楚楓嘴角露出一絲讓人不易察覺的笑容,本來還苦於沒有辦法,這倒好,送上了門,這十幾萬軍隊,統帥肯定隻有一個,但是將軍就會有所不同了,說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可是彼此之間關係就不定那麼鐵了。

還有任人唯親這件事情,不用想也是有的,這個就會讓人心生不滿,心存芥蒂,要想讓他們變心的話,根本就不是問題,誰不想找個靠山,靠山越穩那麼以後的前途就越光明,相反,無依無靠,靠自己努力,顯然是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