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六章 一念善擂鼓聚氣(2 / 2)

翟府上下簇擁,一路直行來到城門廣場,廣場外人山人海,擠滿了上穀郡的百姓、家人。看著廣場中央規整站立的近萬名戰士,(實際上隻有8000多士兵,因為城外三個關卡還駐紮著3000士兵)羨慕、擔心、信任、鼓勵、呐喊聲,各不曾停。

老爺子龍行虎步登上廣場最高處——點將台上,雙手下壓。頓時,鼓停,人聲靜。

“本府是上穀郡太守翟恩堂,有很多將士認識本府,還有很多不認識本官。沒關係,因為接下來這一戰,本府將與你們同在。此次由本府親自點兵出戰。”停頓,轉身環視一圈後接著說道:

“在點兵之前,我想問眾位將士一個問題:此戰,你們怕嗎?”

眾將士高呼:“不怕”,“不怕”,“不怕。”

語氣堅定,鏗鏘有力。但忽高忽低的拖音,還是讓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大家回答的底氣不足。笑了笑,老爺子也不計較,反而說道:

“你們不怕?我怕。”

眾將士疑惑、不解。有甚者甚至在想太守大人怎麼回事?

“我怕擋不住關外的賊寇,被他們凶殘的殺進關城,搶我們的糧食、殺我們的父母、甚至還欺辱我們的妻兒。這樣的情況,卻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玩命的去擋住他們,家裏的孤兒寡母就要被害,被受盡欺淩。將士們,這樣的結果你們能接受嗎?”沒讓大家失望,老爺子嘶聲呐喊出了答案。

“不能。”這個畫麵想都不敢想,因為這是任何一個男人都無法接受的恥辱。

“好,那就打起精神來,別讓你們的家人失望,別讓敵人小看了我上穀兒郎。各位都知道,賊寇幾乎常年都來打秋風,可是,真正越過我上穀三道雄關、殺進城來的又有幾次?

這不是賊寇戰鬥力不行,也不是我上穀郡關卡太高,而是參戰的所有勇士的功勞,這些敢於和賊寇玩命拚搏、凶狠廝殺的勇士們,才是我上穀郡城最牢固的關卡。在本府心裏,這就是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現在,大聲地告訴本府,你們是不是英雄?”

“是,我們是英雄”。一番普通的點兵演講卻已經讓在場的幾萬士兵家人震撼無言,內心波濤洶湧。生活在底層的百姓最需要的不是施舍、可憐,而是被別人認可和尊重。翟順看著被老爺子說的悄悄抹去眼淚的士兵們,學到了來到漢朝的第一篇禦人之道。

“本府鄭重承諾,此戰戰功生還者,必將記功重賞;戰功未還者,你們的家人,本府即使傾盡家財也絕對為眾位將士撫養、照料。另外,本府已為所有的參戰將士申請了明年你們家裏免稅一年。”

“謝太守大人。”

“謝謝青天大老爺。”

“太守大人威武。”

亂了,亂了,亂了,士兵們還好,隻是麵目通紅、交頭接耳的興奮。而廣場邊的老百姓可就不一樣了,完全不管不顧,那激動滴,又蹦又跳,恨不得跑上去抱著老爺子親上幾口才甘心。

其實也可以理解,北方本身就糧食難產,何況古時候又沒有高端的技術和優良的苗種。在糧食上能做到自給自足已經是一種驚天的奇跡了。大漢朝廷的糧食是每年上交三成稅,除此以外,若是租借地主的田地,還有可能接受更加苛刻的剝削,老百姓生活確實不容易。一天兩頓的飲食不是古人的習慣,而是糧食真的跟不上,免稅一年對翟順來說可能沒多大概念,可對在場的士兵和家人來說,那就是家裏半年的口糧。老爺子的話無異於救命的大夫、再生的父母,又如何能不感激涕零。

“好,下麵我宣布,各隊按人員、兵甲、戰馬、糧草等原定順序驗證點收,點兵開始”。

立馬從後台出來一批主將官單膝跪地,雙手接令道:“諾”。

隨著驗收的進展,有人歡喜有人憂。半柱香後,彙報開始:

“報告府君,第一校第一隊人員全數到齊,兵甲齊配,戰刀開封。”

“報告府君,第一校第二隊人員全數到齊,兵甲齊配,戰刀開封。”

“報告府君,第二校第三隊人員全數到齊,兵甲齊配,戰刀開封。”

“報告府君,第二校第五隊人員全數到齊,兵甲齊配,戰刀開封。”

“報告府君,第三校第六隊人員差10人,刀槍未備,甲胄不齊。”

“嗯?怎麼回事?”老爺子麵色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