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與齊心琦心急如焚,奈何李昭有重傷在身,想去救護卻是有心無力。
此日,李昭對影子說道:“過兄,六王爺曾救過我一命,對我恩重如山,無論如何我都要去救他。如果我不能回來,小姐就交給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顧她。”影子說道:“明知難為,何必去白白犧牲?”李昭說道:“如果沒有六王爺,我李昭現在也不會站在這兒。過兄,我想你能明白的。”影子沉思一陣,說道:“李兄傷未痊愈,怎能救人?且留於家中安心養傷,待我去吧。”李昭忙說道:“過兄,你我隻一麵之緣,卻救我與小姐危難之中,李昭縱使銜環結草也難以相報。如今再讓過兄為了六王爺而去昌險,李昭萬萬不得。”影子說道:“李兄言中了。路見不平撥刀相助是我們練武之人份內之事。況且六王爺一心為民崇高正直,是人民之福,亦為影子所敬佩。如今六王爺有難,能為六王爺盡絲薄之力,影子義不容辭!”李昭忙說道:“不可,此去危險,我不願過兄為了此事而發生不測。”影子說道:“你應該清楚,齊小姐不能沒有你。若你此去不能回來,她日後怎麼生活?你在為自己的義氣行事之時,也要為她想想。”李昭垂下頭去,說道:“可是,我不願你去替我昌險。”影子笑道:“沒事,就算不能成功,誰也不會傷害到我。”說完,影子拍拍李昭肩膀,逐離去。
至刑場,六王爺已被綁在那兒。刑場周圍布滿了士兵及弓箭手。刑場下人群鼎沸,紛紛高喊釋放六王爺。有幾位欲衝上刑場去,可士兵持槍帶劍將刑場團團圍住,形如銅牆鐵壁,衝破不得。而三王爺坐於一座大棚之上,閉目養神,對人群的憤怒埋怨不屑一顧視而不見。
此時,一陣輕柔的琴聲從空中徐徐傳來。清脆悠揚,似平原中一股輕風,拂過人的臉龐。緊而,聲音急轉而上,變得激烈而倉促,似龍轉風而至,鏗鏘有力震耳欲聾,使人心煩意亂而血脈沸騰。驟然,聲音停止。大地一片寂靜。忽然,三王爺所在的大棚哄然倒塌,三王爺大驚,騰身而起落於地上,卻見眾士兵木頭一般,站在那兒一動不動,頓怒發衝冠,朝眾士兵咆哮道:“全傻了!蠢蛋!” 原影子用笛聲將眾士兵心智鎮住,內力較差者便會被催夢一般,神誌全無。但經三王爺一陣怒吼,頓全回過神來。影子騰身飛向六王爺,拉著他朝空中飄去。三王爺大叫:“射箭!”頓時,利箭流星般朝影子與六王爺射去,影子用笛打落射上前來的利箭,卻料上方布下一張鐵網,忙落於地上,而鐵網亦罩了下來。影子一手抓住鐵網正要騰空而起,忽右手邊的六王爺一掌朝影子打來,影子猝不及防,被掌力震後數步,忙揮掌還擊,六王爺“啊”地一聲朝後倒去,鐵網被他拖著倒於一麵牆上,牆麵倒塌,灰塵四起。原這六王爺是三王爺一手下所扮。
而數利箭倏地齊朝影子射來,影子跌身閃過,正要離去,忽然高樓上房箭的士兵紛紛掉落。原李昭趕到,連放數箭,放箭士兵依依被射落。但前排士兵已倒,後排緊隨而上。李昭來於影子身邊,問道:“過兄,沒事吧?”影子說道:“沒事。你為什麼來了,不是叫你不要來的麼?”李昭笑道:“大丈夫死而無憾,我怎能苟且偷生讓過兄一人來昌險呢?”三王爺大聲叫道:“既然都來了,我就成人之美送你們一同上路吧!”這時,一列列的士兵將影子與李昭重重包圍,而樓上弓箭手亦箭撥弩張、嚴陣以待。
李昭說道:“過兄,是我連累了你。”影子笑道:“李兄何出此言?能與李兄同肩作戰,也是人生一大快事。”說完舉壺喝下一口酒,遞給李昭。“好!”李昭接過酒壺,連灌幾口,猛地將酒壺擲於地上,大叫:“痛快!”影子惋惜道:“你浪費了我一個好酒壺。”李昭笑道:“若能殺出重圍,我賠十個給你。”
忽然,從城門外奔進一匹烈馬,馬上一人高聲叫道:“刀下留人——”眾人一驚,隻見一位壯漢策馬奔來,一列隊伍緊隨而至,仔細一看,竟是皇上的禦林軍,那壯漢大聲叫道:“聖旨到——”三王爺一驚,隻見王公公赫然出現在眼前。三王爺及眾士兵皆下跪。王公公捧著聖旨宣道:“奉天呈運,皇帝詔曰。齊心南假傳聖旨,殺害同僚,罪大惡極,當誅九族。但念其當年助朕殺敵,勞苦功高,特辭去官職,赦為平民。欽旨。”
“我不信!”三王爺猛地跳起,哮咆道:“你們騙人!這是假聖旨!來人啦,全給我拿下!”
“齊心南你敢!”突一人大聲叫道。三王爺一看,心一震,竟是六王爺:“你……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