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煤礦機電設備技術故障及解決辦法(2 / 2)

2.2 優化改良機電設備

由於機電設備在設計、製作工藝、材料、裝配調整等方麵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應當依靠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本著經濟、安全的原則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優化改良機電設備,以有效提升煤礦企業經濟效益。首先,應當做好現場調查,采集故障原始資料,比如故障發生時間和順序、運行環境條件等,采集故障零部件的曆史資料,比如故障報告資料、維修資料、設計圖樣、驗收材料、操作規範等,對出現故障的機電設備進行初步檢查,進行故障鑒別,清理灰塵,進行更換。在電機運行中,滾動軸承的旋轉容易引起零部件出現間隙、碰撞和振動,這與軸承製造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有著直接關係,所以可通過采取一係列工藝措施減小振動,比如控製加工平麵,嚴格按照有關標準確定加工粗糙度,以此來控製電機軸、軸承、端蓋與機座各個配合麵的同軸度、光潔度,並使軸承保有必要工作間隙;做好軸承的選擇,最好選用密封性的低噪聲軸承,這樣在降低振動噪聲的同時還能防止水分、蒸汽以及灰塵的進入;裝配軸承前要加熱軸承,將加熱溫度控製在100攝氏度以下,並通過保溫的方法提高軸承受熱的均勻性,有利於減小軸承變形和振動噪音。

2.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係

預防煤礦機電設備故障發生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係,針對設備安全檢修維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製定係統的管理方法,加強對機電設備選型、裝配、調試、保存、使用、檢修維護等信息的管理。加大人員培訓和考核力度,提高職工專業技術技能,強化其安全意識,使他們始終將安全操作放在工作第一位;除了正常檢修外,還要做好日常維護,對於設備的安裝要嚴格按照規定操作步驟執行,若在安裝調試過程中出現困難,應及時詢問廠家或專家,並做好設備驗收;高度重視每一個故障,通過分析故障產生原因製定合理解決措施,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製定科學的防範對策,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3 結語

煤礦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隨著社會的發展,賦予了煤礦企業更高的責任。為了確保煤礦生產安全、順利地開展,必須對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性給予高度重視,加大機電設備故障檢修維護和技術改造力度,使機電設備始終處於健康、穩定的運行狀態和技術狀態,同時應不斷提高技術人員專業技術和技能,強化其安全意識和對機電設備故障的敏感度,加強設備日常維護和保養,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提高機電設備自動化、智能化和環保化水平,並通過現代管理方法預防煤礦機電設備故障的產生,確保煤礦生產安全、有序的開展,為煤礦企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收提供

保障。

參考文獻

[1] 孫全江,劉新泉,朱仰梅,劉濤.設備故障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1,(17):113.

[2] 張林.淺談煤礦機電設備技術故障及對策[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16):204.

[3] 隋洪彬.試論煤礦機電設備的故障與檢修[J].中國科技投資,2013,(18):113.

[4] 常彥鵬.煤礦機電設備故障診斷及維修技術[J].科技傳播,2013,(8):157-159.

作者簡介:李雲茂(1966—),男,陝西澄城人,陝西澄城董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機電工程師,研究方向:煤礦機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