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藝美術有著悠久的曆史,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工藝雕塑包含了雕刻和雕塑兩大技能,它是工藝美術中一個很大的門類,包括玉雕、牙雕、木雕、石雕、陶瓷雕刻、玻璃雕刻、金屬雕刻、泥塑、皮雕等。這些工藝品種大都以立體造型的形式,通過對材料的加工表現而形成藝術作品。學習工藝雕塑需要從培養立體造型能力開始。本教材是為適應工藝雕塑技能培養的需要,通過泥塑訓練,提高學生的立體塑造能力,從而為掌握工藝雕塑技藝打下基礎。同時,泥塑本身也是一項專業技能,有著基礎造型與工藝特色的雙重屬性,所以,這是一門技能課程,也是工藝美術專業中的必修課程。
本教材的設計思路以立體塑造能力培養為主線,以與工藝美術技能需要相適應的小型雕塑為主要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實踐項目實施,達到學習目標,運用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注意拓展連接,配以相關圖文,引導學生對相關技能的運用和進一步發展,避免孤立地學習基礎知識而不能應用於實踐。
本教材的內容設置能幫助學生對工藝雕塑的語言特點有所認識,掌握良好的觀察手段與塑造方法,體會立體造型的形體、比例、空間、節奏等不同的形式要素。通過項目訓練,認識人物、動物的形體與構造,掌握圓雕、浮雕和翻模等製作技能。作為工藝美術專業核心課程之一,本課程占全部基礎教學課時的比重較大,其中典型教學項目包含了基礎技能和設計創作的內容,配以作業與參考課時,從造型觀念與技術技巧等不同層麵,通過實踐項目從易到難開展教學活動,力求達到如下目標:
1.職業技能目標
了解和熟悉工藝雕塑的品類和特點。
具備立體造型概念,準確掌握泥塑造型的表現方法和塑造步驟。
能運用正確的雕塑方法塑造人物與動物造型。
能正確掌握圓雕與浮雕的製作技藝。
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造型設計能力。
2.促成目標
能夠臨摹工藝雕塑作品。
能夠進行人物、動物雕塑的製作。
熟悉、了解工藝美術品設計方法,並能將雕塑技藝運用於創作設計之中。
本課程的前續課程有設計素描,後續課程可以對接玻璃、陶藝、玉雕等特種工藝技能課程的學習。課程安排從一年級開始實行,每個單元既相互聯係,前後銜接,又可獨立實施(如浮雕與動物雕塑等),實施過程中可根據需要調整課時。本教材還充分考慮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融合了相關職業資格考核中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能夠適應工藝美術雕塑類專業職業證書技能考核的需要。
教學建議:在訓練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實際職業能力的培養,注重以任務引領型案例或項目作業來提高學生興趣,使學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掌握技能。教學中提倡“因材施教”,不同學生,不同問題,具體分析,區別對待,避免僵化地套用基礎要求;突出身教示範,教師和學生一同動手,教師在授課上能夠強調獨特的見解和體會,以互動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加強校企合作,實行工學結合,通過對工藝美術企業的參觀學習以及實習,聘請相關企業能手傳授經驗和體會,讓學生認識基礎技能的後續發展,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