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作者:範紅
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有社會特色和國家性的。在這裏,我想簡單闡明一下CSR(企業社會責任)的中國特色,還想談談中國的CSR與國際CSR相比有什麼不同。
首先,社會責任特色是由哪些要素構成。我們今天談的社會環境,包括社會價值觀、企業存在的方式、政府層麵的倡導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等,都是構成社會責任特色的基礎。
在跨文化傳播領域討論不同文化的不同做法時,我們常常比較各國的文化價值。基本的文化價值觀是構成社會責任特色的核心之一。比如,中國是集體主義的文化價值觀,許多西方國家是個人主義的文化價值觀。中國的社會責任是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孕育萌芽,其內涵深深烙上了時代印記。鑒於社會主義價值觀是集體主義,那麼中國的社會責任可能會把企業當作家庭,把社會責任的重心放在關注員工上,就必然造成中國的企業對其員工的方方麵麵照顧很多。而西方社會是建立在個人主義價值觀基礎上的,企業對單個的投資者和消費者擔負的責任更大,而對員工個人發展關注較少。
企業在各國的存在形式與經營方式的不同,也直接影響著社會責任的內涵與實踐。比如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等,這些不同的企業存在方式或者說不同的所有製形式直接影響了社會責任的實踐活動,因此社會責任在不同國家的表現形式也是不同的。
企業的使命與核心價值也決定其對社會責任的承諾。一個企業為什麼而生存,為什麼而奮鬥,為誰創造價值,每個企業的想法與做法都不一樣。企業猶如一個人,具有什麼樣的心靈,懷有什麼樣的抱負,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為表現。有的企業做了很多的捐贈與慈善活動,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應,可是這個企業的利潤或許是通過違法途徑獲得的,違規的企業怎麼能算得上是一個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呢?
企業家的素質或企業領導力是CSR戰略製訂與實施的指路燈和推動力。由於生活背景、成長道路、財富積累的過程不一樣,企業家領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時所作的選擇就不一樣。在中國,企業家的素質或多或少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企業社會責任的走向。比如宏大集團董事長劉滄龍,他是一位農民企業家,他對家鄉父老懷著非常純樸的相親感情,所以他成功之後履行的大部分企業社會責任就是給鄉親父老報以感恩之情。“5.12”地震使他的家鄉四川什邡淪為了重災區。在災後重建過程中,他出資幫助受災的職工和農民重建家園。企業家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CSR特色。
其次,從中外企業具有的不同員工素質認識CSR的社會差異性。中國企業員工對CSR議題的關注,相對來講與國際企業的員工在這一領域的參與是有差距的。這主要是由中國的經濟狀況和生活水平所決定。由於目前中國仍處於發展中國家,對於很多企業員工,特別是中小企業員工,解決生活溫飽、提高家人生活水平,是不得不考慮的前提問題。西方的員工,由於物質生活得以保證,生活條件相對優越,那麼他們就有精力關注或自身投入到更多的社區問題、環境問題等的思考與踐行中去。
最後,具有中國特色的CSR內涵與國際CSR的定義間的差異與比較。政府的倡導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很好的督促作用。現在中國政府最強調的是建設和諧社會,所以在履行社會責任的時候,維護社會各方麵的和諧,是中國CSR踐行的核心價值。但是,中國企業日趨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企業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對於中國企業,政府很難提出共同的CSR標準來評估每個企業做得怎麼樣,因為企業存在的性質與扮演的社會角色是不一樣的。那麼什麼是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特色呢?我認為,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麵,包括對國家作貢獻、對員工的愛護與關切、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援助、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對社會公益事業的讚助、對文化藝術與教育的資助。
不過,與國際企業CSR內涵相比,中國企業CSR缺乏對四個方麵的深入思考,即缺少長遠的CSR戰略、缺少支持CSR的企業文化、缺乏國際企業CSR趨勢與做法的認知、缺乏與CSR相輔的公關傳播策略。
雖然中西方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活動不同,但相互都有借鑒性。企業間應該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為了實現同一個目標即更好地對企業利益相關者履行社會責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