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人情債(2 / 2)

張氏先把這些大筆的花銷一五一十的列了出來,後才接著念一些零零散散的小賬:“這些都是我實打實從嫁妝裏拿錢給大嫂的,除了這些我平日裏也沒少給大嫂送好東西……”

“我記得上回大郎不慎摔斷了腿,我特意買了一對豬蹄子送給大嫂熬湯;還有棗兒前後落水三回,頭兩回我可都是花錢買了老母雞送過來;對了,我還送過大嫂幾條五花肉並腱子肉,還有些零碎的布料針線等等,這些零零散散加一塊也有六、七貫錢……多的我也不會要,大嫂一並還我十八貫錢就是。”

棗兒初始還真以為張氏是家裏急著用錢才來討錢,但後來見張氏連七八年前給過大房一根針、一捆繡線都記得一清二楚,便猜到張氏這是刻意沒事找事給大房一家添堵———想來張氏是記恨她打了夏二娘一巴掌,變著法子出心裏那口氣呢!

張氏一走金氏就關了門問棗兒:“咱們手裏還有多少錢?夠不夠還你三嬸娘?”

家裏倒是還存了些錢,但棗兒不爽張氏連一根針、一捆繡線都要折現,略微思忖一番後心裏便有了主意:“阿娘,欠三嬸娘的人情債您不用擔心,我自有主意,幾日就能全都還上。”

金氏歎了口氣,道:“其實除了那些看病借的錢,其餘那些東西當初我們本是不收的,偏生你三嬸娘說不收就是沒把她當自家人,我們不想她傷心這才收下的,不曾想她竟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如今一口氣全都要討了去……”

金氏說了幾句才發覺自己失言,急忙住了嘴:“不過這些東西本就是我們得了去,她如今既開口來要,那我們是該還她———我本是打算等我們日子過得鬆一些,再一樣樣的把這人情債還上,從沒想過要白受她的恩惠不給個表示。”

棗兒倒沒說不還,但她卻不想按照張氏說的還法來還……

第二天一早棗兒便趁著給福滿樓送橄欖菜的機會,偷偷的把幾罐海鹽一並背進城,先是尋了家生肉鋪,指著鐵鉤上掛著的一對豬蹄子和屠夫娘子打商量:“大娘,我阿娘讓我進城賣一罐糖和一對豬蹄子,可我笨,一個不仔細把糖買成了鹽……”

棗兒使勁的擠出幾滴眼淚,泫然欲泣的望著屠夫娘子:“那賣糖的掌櫃的不好說話,見我是鄉下來的小丫頭,不肯讓我拿鹽換糖,非要我掏錢再重新買一罐糖,可我餘下的錢隻夠買一對豬蹄子,沒多餘的錢買糖……”

棗兒說著巴眨著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憐兮兮的瞅著屠夫娘子,細聲細語的哀求道:“大娘,您瞧著就是個好說話的人,我能不能拿這罐鹽和您換一對豬蹄子?我這罐鹽足足有五斤重,也得要四百文錢,我沒占您便宜。”

這一隻整豬不過才一千二百文錢上下,四百文錢買一對豬蹄子自是綽綽有餘,那屠夫娘子見棗兒說得實在可憐,且就算和棗兒換了自家還是占了便宜,便也沒多想、十分爽快的應了棗兒的請求……

“你這小丫頭真會說話,大娘我還就喜歡幫人,”說著動手割了一對豬蹄子,熟練的用草繩紮了遞給棗兒:“給,大娘願意和你換,拎了豬蹄子趕緊去買糖吧,這回可別再買錯了。”

棗兒一臉歡喜的接過那對豬蹄子,把一罐海鹽往案板上放了後,衝屠夫娘子甜甜一笑:“多謝大娘,您真是活菩薩!”

一張小嘴兒像抹了蜜般,讓屠夫娘子越看越稀罕,竟又搭了一副值個幾文錢的豬內髒給棗兒,棗兒見了雙眼一亮,謝了又謝後方才告辭,轉了一條街後如法炮製的又拿家裏多的吃不完的海鹽,分別同人換了些零零散散的小東西。

棗兒不敢一次換太多,免得讓人瞧出她這是變相的銷售海鹽,換了三四回便收手去了福滿樓,交了貨結了錢方才回村。

棗兒把用海鹽換得的東西提回家後,金氏等人俱是大吃一驚,得知棗兒以鹽換物這個取巧的法子後,夏大郎頭一個豎起大拇指誇讚棗兒:“阿妹你真聰明,竟能想出這樣的法子來,阿哥自歎不如啊!”

夏大海則樂嗬嗬的摸了摸棗兒的頭,一臉的自豪:“咱們家最聰明的人可不就是棗兒?我們家的閨女就是能幹,任誰家見了都會眼紅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