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下的營銷,價值觀一點都不“虛”(1 / 2)

當下的營銷,價值觀一點都不“虛”

新實踐/新傳播

作者:中央財經大學新傳播研究中心

如果僅僅賣的是某種產品的使用價值,那也就隻能賺一個原材料的錢。但是光有“情懷”肯定也是不夠的,價值觀很重要,但我們也需要明白,價值觀並不總能兌換成真金白銀。

羅永浩跟羅振宇,兩人同姓,身材也差不多,都是靠一張嘴吃飯:一個賣情懷,一個賣概念。羅永浩通過手機作為載體來輸出自己的價值觀,掙的是增值服務費;羅振宇則是包裝了一個社群概念來輸出價值觀,掙的是會員費。

案例

“您不是嫌讀書煩嗎,這種苦事我來幹,我替您讀,讀完了我給您講,您玩您的遊戲,給我一隻耳朵就行。” 2012年12月21日,《羅輯思維》第一期視頻上線,同時微信賬號每天推送一段羅振宇本人的60秒語音,分享其生活感悟,羅振宇就像一個經營私房菜的廚師,選擇時令食材(信息),加工後呈現給用戶,基本上就是我做什麼,你吃什麼,想要點菜,沒門。

在隨後的2013年8月9日和12月29日,羅振宇通過自媒體“羅輯思維”宣布推出“史上最無理”的付費會員製,在業內一片“自媒體收費必死無疑”的呼聲下,第一次6小時進賬160萬元,第二次24小時進賬800萬元,已經聚攏了近25000名會員和300萬微信訂戶。

而自從決定做手機以來,羅永浩就在不斷地為錘子手機站台、發聲,試圖將自己的那種人文情懷與真實的人格注入之中,努力將自己的粉絲轉化成錘子的粉絲。錘子手機每一次的信息透露,都牽動著眾多粉絲的心——2700多張錘子手機發布會的門票20分鍾內銷售一空,當粉絲在國家會議中心門口拉著“老羅不認識我們,但他愛我們”的橫幅時,他已經成功了。發布會後,錘子手機在百度指數的關注度甚至超過小米的曆史最高關注度,定價3000元的T1在48小時內,收到超過5萬部訂單。

本來,羅永浩設定的進程是這樣的:“積攢足夠的錢先生產10萬部手機,解決生產和供應鏈上的全部陷阱,再開發布會攏住人氣,瞬間發出所有備貨的手機,進行下一輪的網上造勢。在一段時期內,互聯網上所有人都在討論我們的產品,並且馬上拿到真機,隻要有超過90%的好評,相信就能引爆下一輪30萬~50萬的規模,接著再引爆100萬以上的規模。”羅永浩曾這樣向《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記者談及他理想的運籌。

可惜的是,由於製造工藝、品質要求、供應商協作等諸方麵的原因,T1用了整整四個半月才實現量產,錯過了營銷造勢的黃金窗口期。而在輿論傳播上,用戶拿到產品後,在社交網絡上的第一波反應是決定產品口碑的關鍵,但是T1在發布會後沒能再掀起一個引爆高潮的局麵,好評沒有形成規模效應。

據統計,T1在2014年7月8日發第一批貨前,逃單率不到1%,9月底10月初實現量產時,逃單率升至80%多,意味著超過80%的人放棄了。現代人通常一兩年就會換一部手機,頻繁的可能一年一換,“等不及”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

2014年12月6日,羅永浩在第四場《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演講過程中,公布了錘子手機的銷量,截止到5號晚上共售出了122063台,到2015年5月20日,也就是錘子手機發布一周年的時候,銷量有望達到20萬台。

分析

無疑,兩位老羅在做自營銷方麵所取的成就是可圈可點的,盡管不知道他們的紅旗會打多久。做自營銷對於企業和品牌而言,關鍵是要提前鎖定重度粉絲,而且越精準越好,找到他們營銷無虞,也許還會引領消費的時尚。而二羅的做法則是以價值觀推進營銷,依靠粉絲而非消費者實現商業目標,這大概是互聯網時代一道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