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是“去組織化”,而是“再組織化”(1 / 2)

不是“去組織化”,而是“再組織化”

智囊悅讀彙

變化無常,組織有常,無論到什麼時候,人們都要結成社區(community),就像千百年來一樣。

先從一個案例說起。

廣州A公司:2005年12月成立於廣州,主營業務是液晶電視主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這個領域做到全球第二名,占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的比例為13.08%,還有兩塊業務是交互智能平板和移動智能終端。

現在經營增長較快,2011年、2012年、201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1億元、18億元、32億元,淨利潤約為5千萬元、1億元、1.6億元,最近三年的複合增長率分別為67.72%和77.24%。公司員工1161人,技術人員占65%,30歲以下人員占74%。

該公司的核心能力在於“可視化的智能連接”。同時由於處在電子行業,行業性的應用升級與消費升級,變化很快,A公司希望在醫療、教育、人工智能和企業信息化等四個方向有所創新。

公司的主要創始人都是技術出身,但盡管如此,這家公司並沒有患上“大樹底下不長草”的毛病,而是相信機會要從員工中來,要讓創業創新創富在組織內部發生。甚至,團隊頭人在創業之初就決意在幾年之後讓出股權,給年輕人留出空間,現在僅是第三大股東,隻有約10%的股份。關於這家公司的管理,有兩點值得關注:

倒三角的組織管理

“在互聯網時代,一切回到人,給年輕人以機會和平台,才是真義所在”,這家公司的內部創新是這樣做的,大體分成四個步驟:

——如果員工提出一個很好的點子,認為這個產品未來應該會有市場,公司就會提供一個標準的調研報告,讓他據此調研,可以調動公司資源來做此事;

——公司戰略規劃部如果認為調研合理,就會為他和項目先成立一個事業部,確保讓產品有一年的銷售;

——當每個月的盈利都能保障的時候,就會為他成立一個子公司,公司規定,子公司團隊要先持20%的股份;

——團隊如果連續三年都能保持盈利的話,團隊將占60%股份,公司隻占40%。現在這樣孵化出來的子公司有十餘個,還有一些正在孵化中。

全心全意做好員工服務

關於怎麼用人?公司高管認為,在嚴把入門關的基礎上,很難用一個什麼標準去考這個人效率是高還是低,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把那些會降低效率的問題給消除掉,然後自然而然的,按道理說,大家的效率就能高起來。當時公司高管分析說以後對個人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的身體健康、子女教育這些東西。所以從成立公司開始,這家公司就慢慢想辦法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例如,員工父母每年都會過來體檢、旅遊,公司會在廣州找最好的醫院,然後做非常全麵的體檢;如果員工父母有病的話,我們會找廣州的醫院去治療,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就帶他們出去旅遊,基本上員工父母身體的狀況都能得到控製。父母就是查出來有問題,住院的時候子女跟著送去醫院,出院的時候去接就好了,剩下的東西他們都不用管。

再如,當早期員工陸續有了小孩以後,子女教育成了困擾員工的一件麻煩事兒,公司便下決心開始自己建立幼兒園,現在已辦了三家,是廣州最高端的幼兒園,希望所有員工的小孩從最開始都接受一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