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個性,拓寬南京特色文化展示渠道
巧做節慶,推介南京文化元素。夫子廟是南京傳統文化資源最為密集的地區。結合這一特點,秦淮區舉辦了孔子旅遊節,通過祭孔大典、狀元巡遊等特色活動,緬懷了孔子這位中華民族的至聖先師。同時,在文化節期間,還舉辦了“南京民間藝術展”、“南京首批國家級非遺展覽”、“漢服文化展”、春秋宮廷雅樂,以及“南京六朝文化展”和“東晉起居室展”,讓遊客大飽眼福,並對夫子廟地區豐厚的曆史文化資源有了一定的了解。
多辦展會,彰顯南京文化底蘊。“2010名城會”期間舉辦的“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瞻禮、聖塔佛光-阿育王塔特別展、“佛都南京”金佛、金像及宗教工藝品展等展覽,展示了南京豐厚的佛教文化底蘊,眾多的佛教文化遺存,特別是最新考古發現的長幹寺地宮瘞藏的聖物佛頂真骨,凸顯了南京作為世界佛教之都的地位。南京曆史悠久、文化燦爛,其重要標誌就是有著存量浩繁的傳世文獻。南京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曆史文化資源,於2009年12月正式啟動了《金陵全書》編撰工作,並在“2010名城會”期間舉辦了首批9冊《金陵全書》的首發儀式。《金陵全書》的首發出版向世界展示了南京文化典籍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曆久彌新。
注重市民化,形成群眾參與文化建設載體
強調娛樂,吸引市民參與活動。短短4天時間,文交會現場人流量超過8萬人次。為期兩天的南京首屆國際音樂節邀請了來自歐洲、北美以及港台地區的18支大牌樂隊和知名藝人,吸引了近萬名觀眾,成為南京有史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的戶外音樂節。首次舉行的詩意·名城——2010世界微型詩歌大賽則激發了廣大詩歌愛好者的創作熱情,在4個月的征集期內,共收到5000多首詩歌作品,其中的優秀作品分別在鼓樓廣場、南京地鐵車廂進行了展示,為南京增添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責編:賀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