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ily》一麵世,國內一些網友即下載瀏覽,並在新浪微博上談閱讀體驗,有的說,每天100多個“版”(其實報紙版麵無法比較,因為它的每個“版”都有更多鏈接的內容),有時完全像看電影的感覺;有的說,默多克的iPad團隊每天都會提供這麼多好看的東西,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還有的說,這是真正的“全媒體”,功能前所未有,判斷:必火無疑。
不斷探索,努力創新,有所作為——中國媒體進軍移動新媒體
向移動新媒體領域進軍,中國媒體也不落後。iPad麵世後,不少媒體高度關注,立刻組成團隊開發,並且不斷改進升級。目前已創辦iPad版、iPhone版的報紙有《南方都市報》等一批報紙,有《中國新聞周刊》等一批雜誌,有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新華新聞電視網等若幹廣播電台電視台,有新浪等若幹門戶網站,有優酷等主要視頻網站,甚至不少網站還將有影響的頻道推上,如人民網的強國論壇、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技術和形態上,中國跟進得也很快,如Flipboard是一款大受歡迎的程序,用戶可以自己定製內容,包括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內容,但中國很快便出現了山寨版程序ZAKER。
《中國日報》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重要的英文報紙,中國日報網站是進行國際傳播的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提升自己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始終是《中國日報》及其網站的工作重點之一。20世紀80年代,《中國日報》是國內首家實現計算機編輯、激光照排的報社,90年代又是最先建立互聯網站的新聞媒體之一,如今進入移動新媒體時代,又最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2008年推出中國第一份雙語手機報《中國日報雙語手機報》,讀者遍及中國大陸、香港及新加坡;2009年9月,推出針對iphone終端的中國日報產品,包括《中國日報新聞》和《中國日報視頻》;2010年相繼推出針對ipad的產品《中國日報精選》、《中國日報電紙報》。《中國日報》的新聞產品還登陸了kindle、blackberry、android三大主流係統。此外,針對國內市場,在中國移動商場推出《雙語聽報客戶端產品》,完成機型配置600餘款。
為了解《中國日報》對移動新媒體的研發情況,筆者於2月11日走訪了中國日報網站。總裁張興波指出,我們要加大移動新媒體研發力度,擴大國際受眾覆蓋。通過精心構建最具影響力的中國資訊海外新媒體平台,形成海外受眾了解中國資訊的新媒體主渠道。目前,中國日報網有近20人從事移動新媒體開發工作。《中國日報》技術中心副主任甘永清說,新媒體傳播研發除投入、內容、技術外,最主要是創意,要真正掌握各種終端的不同特點和傳播特質,產品必須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無線事業部主編王楠稱,目前《中國日報》移動新媒體產品有的已采取收費方式,關鍵在於內容和服務一定是用戶需要的,且願意通過方便的“微支付”方式購買。新媒體拓展處主任曲寶玉則指出,我們將密切跟蹤移動新媒體的最新發展動態,這其中包括適用於諾基亞、黑莓、三星和摩托羅拉等國際主流品牌手機的新聞資訊應用程序,以及Kindle(美國亞馬遜網絡書店推出的閱讀器)、Nook(美國圖書零售企業Barnes&Noble推出的閱讀器)等其他主流手持終端設備,不斷擴展產品麵,向海內外用戶推送中國資訊。
從發展趨勢看,移動新媒體在未來傳播格局中將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國內新聞媒體對移動新媒體的技術進展、傳播特點、用戶需求、產品形態的了解和認識,才剛剛開始。中國媒體在新媒體領域,隻有不斷探索,努力創新,才能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贏得未來。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