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暗湧(2 / 2)

頂莊的目光從地圖上遊移而過,最終定格在了壽春城。

項羽滅秦後分封天下,英布被封分九江王,國都就在壽春,後來英布叛楚,項羽譴大將龍且打敗了英布,九江國便變成了楚國的九江郡,垓下決戰前,留守九江的周殷叛楚,與漢將劉賈、英布合擊項羽,其叛軍就是從壽春北上的。

現在,周殷的叛軍應該還在垓下未回,壽春可謂防守空虛!

而且,周殷雖然已經背棄楚國,可他的部下卻未必就跟他一條心,留守壽春的叛軍中間未必就沒有忠於項氏、忠於楚國的舊部,若是項莊能在周殷回師之前率軍殺到壽春城下,兵不血刃奪回壽春城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即便叛軍中間沒有楚國舊部,既便打不下壽春,那也不要緊。

因為,項莊真正的目標並非壽春城,而是壽春以西的大山——大別山區!

楚軍殘部隻有不到四千人,而各國聯軍卻足有七十多萬人,所以,要想活命,就隻能往大山裏鑽,而大別山,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項莊也沒想過要占山為王,這根本就是癡心妄想,因為此時的大別山,絕對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始森林,就是樵夫獵戶也找不出幾個,更不要說人煙密集的城鎮了,所以,大別山區根本就不具備成為根據地的前提條件。

項莊唯一想要的,就是依靠大別山區,與七十萬聯軍展開周旋!

等到聯軍被拖撲、拖累了、放棄了、撤走了,楚軍再奇兵突出,或者打回江東,或者轉戰天下,總之,隻要還有一口氣在,項莊就絕不會輕言放棄,因為他知道,投降劉邦絕對是死路一條,堅持下去,或者還有一線希望。

心中有了決定,項莊便也不再畏畏尾、患得患失了,當下吩咐鯨、高初道:“收好地圖,睡覺!”

“諾!”

鯨、高初當下小心翼翼地收起地圖,然後出了茅舍。

臨出門時,高初忽然小聲問鯨道:“鯨,剛才上將軍一直盯著壽春看,他該不會想要打壽春吧?咱們現在可隻有不到四千人,而且軍心渙散、士氣低落,而且弟兄們都已經餓了好幾天了,壽春卻是城高溝深,能打得下來嗎?”

“這我哪知道?”

鯨道,“反正上將軍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你小子,就是個愣頭青。”

高初沒好氣道,“什麼時候才能學會動腦子?”

兩人爭執的聲音漸漸遠去,已經卸甲躺下的項莊卻是心頭微動,鯨和高初,可以說是他項莊心腹中的心腹,兩個人的性格卻是迥然不動,鯨勇猛過人,且生性率直,高初雖武藝稍遜,卻頗有機智,兩人都稱得上是可造之材。

垓下的齊軍大營裏,酒筵仍未結束。

劉邦假意不勝酒力,在張良、陳平的攙扶下離開了韓信大帳,臨出帳時,張良又不著痕跡地給坐在下的曹參使了個眼色,曹參會意,在劉邦離開不久,也借口更衣跟著離開大帳,而後又悄然來到了劉邦大帳。

曹參走進大帳時,劉邦正在兩名美豔小婢的服侍下泡腳。

在泡腳時接見客人或者部下,可謂是相當失禮的事情,不過曹參是跟著劉邦從沛縣一路混出來的,對於劉邦是個什麼樣的人,那是再清楚不過,所以並沒有絲毫的不悅,而是從容走到席上,挨著陳平下跪坐了下來。

劉邦微眯的眼睛忽然睜開,問曹參道:“韓信,如何?”

這話問的沒頭沒腦,可曹參卻知道劉邦的意思,當即答道:“大王將淮泗之地劃分給齊國,齊王很是滿意,不管在公開場合,還是在私下裏,都對大王讚譽有加,範陽辯士蒯徹幾次惡意中傷大王,卻反而遭到了齊王的訓斥。”

劉邦點點頭,忽又說道:“嗯,那你先回去吧。”

“臣,告退。”

曹參向劉邦揖了一揖,起身走了。

待曹參走了,劉邦忽然問張良和陳平道:“你們說,改封韓信為楚王如何?”

“大王英明。”

張良和陳平齊齊抱拳,朗聲附和,項羽已死,楚國已亡,現在的確是削去韓信兵權的時候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敵國破,謀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