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曾小錢吃喝拉撒都呆在學校,卯足了勁幹活掙錢,李鳳英也兢兢業業的幫他,一天從早忙到晚,從來不叫累。
蘑菇的產量每天都在穩步提升,每天的增長量大概在10%左右,李鳳英再怎麼勤快能幹,也漸漸的忙不過來了,身體也是日甚一日的勞累,但仍然咬牙堅持著!
曾小錢看著心痛,都是自己最親的人,他知道這樣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沒辦法,隻好叫來了自己的親媽,這樣,周娟和李鳳雲一起幫忙,兩個女人勉強趕上了曾小錢種植的速度,小康就在一旁玩耍。
兩個女人每天都累死累活的,但是曾小錢卻是越來越輕鬆,他的靈生術的運用越來越純熟,體內的內力也越來越充沛,他也找到了竅門,每一次施法都不像以前那樣把內力用盡,他發現這樣恢複起來也快多了了,每天的種植也留有餘力,他覺得每天生產個5000斤就差不多了,剩下來的時間就去幫兩個女人的忙,這一下,那倆個女人也輕鬆多了。
可持續生產才是最重要的,累壞了身體就得不償失了。
短短一個星期,蘑菇的每日產量從3000斤增長到了5000斤,每日給曾小錢帶來的收入,也有一萬多塊錢,一個星期下來,他他卡裏的錢,變成了7萬塊,加上身上的9000多,將近8萬了,這在農村絕對是一筆巨款。
秋雅陽問他為什麼隻有蘑菇沒有木耳呢?曾小錢隻是說木耳暫時還沒準備好,馬上就會有的,叫她不要擔心。
秋雅陽也沒有說什麼,看著曾小錢穩定增長的出貨量,還有貨物的絕對品質,已經十分信任他的實力,他說黑木耳沒有問題,那就應該沒問題了。
她反倒擔心的是曾小錢這恐怖的增長速度,自己雖然把這貨還吃得下,但這麼個增長法,自己遲早有飽和的一天,所以這幾日,她和她的公司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擴展渠道方麵,公司的業務員的足跡,都跑到外省去了,還好曾小錢的供貨量這兩日漸漸穩定下來,定格在了每天5000斤,這都讓她喘了一口氣。
曾小錢承包的小學,漸漸成了村裏七大姑八大嫂熱議的話題,起初大家都覺得曾小錢這孩子瘋了,租下那破學校幹什麼?但後來看到小學門口每天都有貨車進出,空車進滿車出的,他們每次路過的時候,都看見周娟和李鳳英兩人在裏麵熱火朝天的忙碌著,最近幾日,都不見她們兩人去河邊閑聊了,大夥兒心底漸漸起了疑,難道曾小錢那小子真的找對了發財的路子?
就連王強都忍不住過來查看了一次,曾小錢跟他實話實說,自己在種蘑菇,隻是種植的過程沒有讓他看到,那王強也看不出什麼名堂來,搖搖頭走了。
曾小錢精力和錢財都有了富餘,便準備開始實施心中想好的計劃,自己賺錢不難,更重要的是要帶著全村人一起致富,時間是兩個月,他和趙小敏的約定就猶如藏在他心底裏的警鍾,時不時敲打他一下,讓他充滿了緊迫感。
蘑菇的種植暫時是穩定下來了,不用多管,富餘的精力也是越來越多,到了晚上吃過晚飯,趁著天還沒黑,他便自己一個人鑽進了村後的鳳凰山。
那鳳凰山可是一座原始大山,山勢連綿不絕,山頂直衝雲霄,從來沒有人登過頂,甚至達到半山腰的位置都比較艱難,有幾處險峻處,就像天然的門檻,把山裏的村民隔斷在外,村民能夠達到最遠的地方,也就是半山腰一處平坦的地方,那塊平地大概好幾個足球場那麼大,長滿了藤草與高大的喬木。
曾小錢一路往上爬,很快就到達了這片平坦的地方,這一路上來估計有七八裏地,他氣不喘心不跳的十分輕鬆,整個過程估計最多花了二十幾分鍾小時,這放在以前,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這七八裏可全是上山的路,都是村民平時踩下來的小道,十分難走。
這一路上,風景雖然跟以前一模一樣,見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給他的感覺卻大大不同。
他明顯發現,以前自己簡直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他對大山的理解,根本就是一片白紙,山上的東西,在他眼裏,也就是動物和植物之分,再細一點,就是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再細一點,就一無所知了。
但是這次上山,突然之間就觸發了腦子裏的記憶,各種各樣的名詞都蹦了出來,尤其是關於藥草的知識,這一路走來,路邊盡是各種各樣的藥草,長得也很茂盛,其中不乏一些稀奇的名貴品種,越往上名貴品種越多。
他是驚喜連連,由衷地感到這鳳凰山簡直就是一座天然的大寶庫,這還僅僅隻是是在路邊發現的,哪天有時間了,漫山遍野的尋找一遍,看看能有什麼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