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總會給城市留下深深的烙印,從而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不同的內容和特點。農業時代的城市發展緩慢,規模相對較小,城市和農村存在著天然的聯係。中國古代有田園詩歌、有邊塞詩歌,卻唯獨沒有城市詩歌,城市不能離開農村而獨立存在,正如劉易斯·芒福德所言:“從生態上說,城市與農村是一個整體,誰也離不開誰。如果誰能離開而獨立生存下來的話,那是農村,不是城市;是農民,不是自治城鎮的公民。”工業革命改變了農業時代城市空間結構、生活方式和人口流動方向,小農經濟社會的田園生活淹沒在現代機器的轟鳴聲中,城市飛速駛向了未知世界,但帶來了一係列的城市問題。人們摸索前行,希冀找到一個有效的解決路徑。但是,曆史並不總是清晰的,城市總是一個問題疊著一個問題向前發展,工業化、城市化、全球化促生著一個又一個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誕生。
詩人郭沫若有一首詩叫《天上的街市》:“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詩歌反映了人們對美好城市的向往。在人們不斷被卷入城市生活的時候,總是帶著美麗的夢想,他們渴望著成功,渴望著美好生活,但是城市能提供嗎?許多人在設想現代城市的發展方向,許多政府在規劃現代城市的未來,他們希望城市留給人們的是美好的一麵,更希望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夠帶來更多的遊客、更多的城市投資,於是一個新的理論便產生了,這就是城市營銷。
人們總是渴望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城市營銷同樣期望城市顧客詩意地棲居在城市中。在此基礎上,探索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營銷概念、規律、研究框架,並以戰略營銷的視角來分析當前城市定位、城市營銷戰略模型成為本書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其次,城市群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現象,深入探索城市群背景下城市營銷的規律和特點,並結合實際進行分析是本書的第二大任務。寧夏沿黃城市帶是新興的城市群,沿黃城市帶戰略規劃的提出為寧夏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發展重點指明了方向,深入寧夏沿黃城市實踐,以第一手資料分析寧夏沿黃城市帶戰略模式成為本書的重點內容,其主要創新價值在以下五個方麵。
一是對城市營銷理論進行梳理,主要解決以下重要的理論問題:立足城市化的背景,清楚界定城市營銷與營銷城市的內涵,分析城市營銷與企業營銷的區別;分析城市營銷理論的背景;深入闡釋城市營銷核心概念和內涵。
二是對城市營銷理論導向進行較為全麵的分析,提出了市場導向下城市營銷的研究思路。從城市營銷管理理論發展來看,城市營銷管理基於競爭導向和顧客導向,並實現了超越,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新理念。
三是城市群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趨勢,建構在城市群基礎上的城市營銷必須走合作營銷的道路。寧夏沿黃城市帶是新興的城市群,從曆史、文化以及經濟發展的角度考察沿黃城市帶發展的特點,深入分析城市群定位,對於寧夏沿黃城市帶的戰略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是提出城市營銷管理研究框架。我們認為,城市營銷就是在城市營銷競爭情報的支持下,不斷培育企業的城市營銷資源、城市營銷能力與城市營銷執行力的管理過程。由此,城市營銷資源、城市營銷能力、城市營銷情報和城市營銷執行構成城市營銷分析框架,由此形成城市營銷組合理論。我們提出的城市營銷組合理論,將會成為城市營銷者分析城市顧客信息,製定城市營銷戰略的重要分析工具。
五是在今天的競爭時代,每一個城市都希望通過城市營銷找出自己的發展思路,展示自己的城市形象,但是,欠缺係統的城市營銷體係總是使城市營銷工作走不出自我宣傳的窠臼。本書通過對寧夏沿黃城市帶中心城市的係統深入的分析,利用已經構建的城市營銷分析模式,試圖找出寧夏沿黃城市帶中心城市的城市營銷戰略思路,構建城市品牌,推廣城市形象,為相關城市政府的決策者提供係統的城市營銷政策思路。
城市化對於中國來說是如此迅猛,每一個城市都抵擋不住城市化大潮的衝擊。城市化背景下我們要做些什麼,城市營銷也許是重要的一環。對於日益全球化的中國和世界市場來說,城市營銷僅僅是開始,正如丘吉爾的一句名言所說,“現在還遠未結束,甚至連結束的開始都不是,隻是初始階段暫告一段落”。對於大量尚處於二三線的中國城市來說,渴望發展,渴望成功,渴望為人所知。雖然有著豐富的城市營銷資源,但是沒有前沿的城市營銷思維和理念指導城市的品牌建設、城市形象的傳播、城市資源的推廣。作為研究城市營銷的我們,有責任去推廣、傳播城市營銷理論,以期為城市政府的決策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今天,城市營銷麵臨著許多問題,但無論問題有多複雜,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是我們必須了解的,也許這就是本書的宗旨吧。
是為序。